——論深入貫徹落實州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 ● 本報評論員 州委八屆十次全會強調,“六穩”“六保”是基礎,是國務院應對疫情沖擊所作出的重大經濟舉措,也是完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根本措施。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州雖然已經整州脫貧,但鞏固好脫貧成效、走好新時代新迪慶建設的第一步還面臨巨大挑戰。 越是困難突出,越要把牢方向。全州上下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批示指示、考察云南重要講話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用好當前國家對沖疫情影響出臺的一攬子政策,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謀劃、科學應對、精準施策,不斷筑牢“穩”的基礎,守住“保”的底線,保持“進”的態勢,切實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落下的任務補起來、把發展的節奏拉起來,確保全年目標任務不欠賬。 “六穩”主要是穩經濟、穩人心、穩大局,“六保”主要是保運轉、保底線、保根本,只有“穩”字當頭,“保”字托底,才能走得平穩、順暢。“六穩”工作、“六保”任務都把就業擺在首位,保住了就業,人民就能安居樂業,投身到建設新時代新迪慶的偉大事業中。要突出穩就業的核心作用,統籌推進減負、穩崗、擴就業各項工作,用好用足各項政策,不斷提高就業措施的針對性和覆蓋面;要開拓更多公益性崗位,發揮好安置托底作用;要鼓勵發展“地攤經濟”,合理規劃設定經營場所,柔性執法;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提高企業穩定和創造就業崗位能力,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重大項目等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為大學畢業生提供見習機會,促進就近就地就業。 要抓住穩企業這個關鍵點,繼續降低企業成本、加大就業補助、做好服務工作,讓更多企業活下去、留下來、發展好;要總結消費扶貧的經驗,繼續探索幫扶措施和方法,幫助企業做好營銷,擴展產品銷售渠道;要做好銀企對接工作,緩解企業資金短缺問題;要推進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繼續開展網絡直播帶貨、企業促銷、展會推介、產銷對接、扶貧超市等工作,促進迪慶農特產品銷售渠道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要抓住保民生這個大局,只有民生保住了,才能穩住民心、穩住大局。要強化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確保各項兜底保障措施落實落地;要進一步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持續提升城鄉低保兜底水平、加大臨時救助力度,統籌做好“菜籃子”“米袋子”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調度工作,確保城鄉居民基本生活供應正常;要做好物價調控工作,抓好食品安全監管,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要聚焦經濟發展短板弱項查缺補漏,確保教育、醫療衛生、水電網、文體設施等指標全面達標,夯實發展基礎、提升發展質量;要抓好秋糧田間管理,加強非洲豬瘟等疫病防控,持續推進肉類、蔬菜、糧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 做好迪慶的事情關鍵在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需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也需要清正廉潔的干部隊伍。全州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增強“抓落實的關鍵在于責任擔當”的意識,認真擔負起推動發展之責、深化改革之責、維護穩定之責、脫貧攻堅之責、鄉村振興之責。紀委監委要發揮好作用,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堅定不移抓好反腐敗斗爭,為新時代新迪慶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重壓之下,成績來之不易;頂壓前行,任重而道遠。我們要牢牢把握全國、全省“十四五”規劃編制、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等重大歷史機遇,奮力爭取迪慶更多的項目進入中央和省級盤子,堅定信心、勠力同心,把握好“穩字當頭、守住底線、以保促穩、穩中求進”的工作思路,以更加有力的舉措,開創新時代新迪慶改革發展穩定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