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泰君 2019年,普達措國家公園景區及時將第二輪旅游反哺資金兌現給農牧民,共計1500萬元。今年10月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普達措國家公園和香格里拉市紅坡村浪茸村民小組,以電視大屏和新媒體小屏直播的形式展現迪慶生態扶貧成果。自普達措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推進以來,公園體制進一步理順、公園總規規劃和五項機制建設已完成、旅游反哺社區工作和尼汝片區保護利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穩步推進,目前已進入評估驗收階段。這只是迪慶州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縮影。 近日,記者從迪慶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獲悉,自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開展以來,我州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緊跟中央和省委改革步伐,緊密結合州情,精確聚焦、精準發力,狠抓落實、善作善成,不斷將改革推深做實,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穩步推進,為全州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按照《迪慶州深化州級機構改革實施方案》,推進州縣機構改革。改革后事業單位不再承擔除行政執法以外的行政職能,實現行政職能回歸。州級黨政機關內設機構由366個改為370個,縣級黨政機關內設機構由654個改為632個,全州處級、科級、科員所占比例分別調整為26%、46.5%、27.5%,進一步優化了部門人員組織結構,為迪慶社會事業發展、干部隊伍建設、部門協同高效運轉提供有力保障。 經濟體制改革引領轉型發展。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六個一”行動及配套措施,政務服務進一步提升,“一部手機辦事通”正式上線運行。公安機關持續深化戶籍制度、車管駕管、出入境證件辦理等改革舉措。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促進全州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出臺州級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工作辦法;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推進航空口岸建設,促進外貿發展,為引進外資、促進對外投資搭建平臺。繼續推行外資備案“一口辦理”制度,施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機制,為外資企業提供服務。制定會展業管理辦法,加強會展業活動管理,規范會展業市場秩序。加強事中事后市場監管,深入推進質量強州戰略,財稅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穩步推進。產權保護制度改革有序開展,初步建立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工作機制。公車改革全面落實,嚴格審批75個州級參改部門車改方案,共核定256個車編數,封停取消161輛公務用車,穩妥安置115名司勤人員,州級部門1665名參改人員享受公務交通補貼,全州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順利推進。旅游產業綜合改革和特色小鎮建設加快推進。 農業農村改革全面深化。脫貧攻堅成效明顯,出臺了農業產業扶貧規劃和工作計劃、脫貧攻堅督導工作方案、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方案等。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出臺了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工作方案,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目前,全州完善土地承包合同數量70828份,確權(合同)面積696468畝,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數70640份,完成確權登記頒證檔案歸檔數量15821卷。全州清產核資工作任務全面完成,已進入身份確認和股權設置、股權量化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意見。國有林場改革有效推進,將全州23個國有林場功能定位為“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機構定性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共解決45個事業編制,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深化縣鄉村物流體系改革,制定我州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縣鄉村物流體系改革實施方案。持續推進全州供銷系統綜合改革。 民主法治領域改革全面提速。立法和監督機制不斷健全,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藏醫藥條例,修訂并頒布實施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啟動我州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的起草論證工作,啟動實施自治州自治條例和藏傳佛教寺院管理條例的修訂工作。政治協商制度不斷完善,出臺政協委員聯絡實施辦法和推進政協提案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統一戰線事業創新發展,出臺藏傳佛教代表人士教育培養三年規劃實施意見,深入推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工作。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整合組建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和農業等5支綜合執法隊伍的改革。出臺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實施方案,啟動行政執法證件管理系統的網絡管理工作,完成1900個執法人員信息錄入和網絡備案、州級42個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和執法依據的梳理、審核、修改和公告。 文化教育衛生體制改革多點突破。文化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出臺加強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實施意見,全面實施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十大工程”,香格里拉市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共建立1個市級中心、4個分中心、13個實踐所、11個實踐站,在冊志愿者6281人。出臺在全州知識分子中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和實施網絡內容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等實施意見。啟動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試點,深入推進國家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推動民族節慶文化、宗教文化、服飾文化、工藝品開發,加快藏族黑陶煉制技藝研展中心建設,支持維西大詞戲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出臺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打通信息傳播的末梢神經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全面實施教育信息化,積極推進州級中小學教學管理標準示范校創建,實現多媒體電子白板全覆蓋和州縣班級網絡班班通,搭建迪慶州公有云平臺和自有云平臺。出臺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在全州中小學進一步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施意見、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實施細則、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效明顯,以“三醫聯動”改革為主線,制定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公立醫院黨建工作、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等實施意見,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患者滿意度不斷提高。注重發揮藏醫藥特色和優勢,頒布實施藏醫藥條例,出臺加快中藥材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出臺城鄉居民醫療救助實行州級統籌的實施意見,全省率先建立城鄉居民醫療救助州級統籌整合信息系統。深化藥品流通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藥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體系和藥品日常監管、專項檢查、監督抽檢相結合的監管長效機制。 社會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全面落實關于加強法官檢察官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和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深化法院、檢院內設機構改革,減少辦案審批層級。司法責任制全面實施,推行“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辦案責任制。社會治理改革持續加力,制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制度、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誠信考核辦法,出臺公安機關執法勤務警員職務序列改革、警務技術職務序列改革等實施方案,全面完成州本級兩個職務序列改革工作。開展涉藏地區維穩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暨“科技興安”數字防控網建設,啟動大數據情報合成作戰中心建設。社會保障機制不斷健全,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出臺改革完善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的實施意見,城鄉低保資金在全國率先實現“社銀一體化”縣級集中統發。制定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辦法、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提升社會誠信水平等實施辦法,開展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扶對象信息采集工作。出臺進一步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州級聯席會議制度。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出臺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帶頭安置殘疾人就業實施方案。涉藏地區維穩工作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出臺建立健全“九項涉藏地區維穩長效機制”,推動建立滇川藏青毗鄰涉藏地區六州(市)維穩協作聯動會議機制,健全完善邊界地區協作聯絡等工作機制。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進一步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出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迪慶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培育發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村垃圾污水處理市場主體等實施意見,《迪慶州生態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典型案例》入選全省生態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典型案例。深入推進迪慶州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出臺《迪慶州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改革方案》配套制度,重點將三江并流世界遺產地劃定為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占全州國土空間的67.29%,國土生態空間得到優化和有效保障。以城鎮面山、主要交通沿線、重要江河流域、重點旅游區交通干線兩側等區域為重點,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和路域環境整治,美麗景觀公路建設。出臺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的實施方案,全面建立五級河(湖)長制管理體系,推進一河(湖、庫)一策,使“河長制”實現“河長治”。 黨建紀檢領域改革成效明顯。出臺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加強調查研究提高調查研究實效、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建設忠誠干凈擔當高素質干部隊伍、“紅旗工程”、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等實施意見。深化紀委監委派駐機構改革,全面完成向全州29個鄉鎮派出監察室掛牌工作,全面消除監督盲區。州縣(市)總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改革方案全部出臺實施,完成備案審查,推進計生協、殘聯、紅十字會、文聯、社科聯、僑聯等群團組織改革方案陸續出臺,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