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變“造血” 為深度貧困地區群眾撐起健康保護傘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0-10-22 09:38:29

● 光明網記者 沈甜

    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屬“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云南省健康扶貧工作重點之一。自健康扶貧工程開展以來,云南省衛生健康委主動派出專家組到迪慶州“把脈問診”,精準識別迪慶州健康扶貧短板,聚焦迪慶州人民醫院三甲醫院創建,啟動“組團式”“造血式”對口幫扶,多學科實現了“零突破”。幫扶成效最顯著的要屬迪慶州人民醫院兒科,實現“從無到有”,結束了自建州70年以來沒有兒科的歷史。自迪慶州人民醫院兒科建立到今年8月31日,迪慶州嬰兒死亡率控制在7.57‰以下。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只有全民健康才能托舉全面小康。如今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再也不是那個缺醫少藥的高原,當地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有了專業醫療保障,當地的百姓看病不用再跑到省城,加上“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即時結報等健康扶貧政策,讓貧困家庭走出因病致貧的“泥沼”,加快了邁向小康的步伐。

    曾經,高海拔導致新生兒救治困難

     “老一輩的村醫說,過去很多藏族同胞在牛棚里生下孩子。”迪慶州人民醫院兒科主任賴銀珍醫師說,新中國成立前,迪慶州不僅醫生少,更沒有產兒科專業醫生。迪慶高原的藏族同胞居住生活條件惡劣,分娩條件有限,高寒、缺氧對孕產婦和新生兒都是威脅,正常分娩尚且不易,高危產婦分娩的高危新生兒存活更是不易。由于地理條件限制,危重新生兒救治及轉運幾乎難以實現,從而導致了新生兒病死率居高不下的狀況。

     “當時他們只能祈禱孩子跟小馬駒、小牛犢一樣強壯。母子平安則是一件幸運的事,一旦發生危急情況,很少有人到醫院分娩或者搶救急危重患兒。而且,很多藏族同胞生活在偏遠的山區,轉診也成為一大難題。”賴銀珍說,“當地老百姓常說的‘孩子生下來養不養得活都是一個問題’,就是說在高海拔地區新生兒的死亡率高。”

     直至新中國成立后,迪慶州人民醫院成立,當地群眾就醫情況才有所改善,但高原病和氣候條件依然威脅著人民健康,新生兒就醫條件依然有限。記者了解到,過去沒有兒科時,對新生兒的救治在急診科和普內科開展,但與成人治療的“混住”也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加之當地群眾對新生兒的疾病認識不足,沒有條件、沒有經驗、也沒有意識,一旦新生兒肺發育不全,又得不到專業照護,病死可能性極高。

     迪慶州醫生資源緊缺,醫療技術水平、臨床服務能力整體相對薄弱。在健康扶貧工程開展之前,迪慶州很多兒科常見病、多發病、急難重癥均需轉診至州外大理等地治療。受限于轉診路途遠、時間長、費用高等因素,迪慶州嬰幼兒死亡率居高不下。從1995年到2004年,迪慶州嬰兒死亡率從21‰下降至18‰左右,到2015年,嬰幼兒死亡率依然為17.98‰,轉診率58%。

     如今,結對幫扶在迪慶高原開花結果

     不能讓每一個同胞因病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隊。2015年9月14日,昆明市兒童醫院開始對口幫扶迪慶州人民醫院,迪慶州人民醫院成立兒科,在兩院的合作下,2018年5月27日建立了迪慶州首個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由此,迪慶州終于結束了沒有專業兒科的歷史。僅在兒科建成當年,就成功救治了397名急危重新生患兒,出院患兒達到1559人次,門診就診逾2萬人次。

     在昆明市兒童醫院專家組指導下,迪慶州人民醫院兒科開展科室業務培訓,完善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二十項核心制度,申報州級科研項目《高海拔地區新生兒目標氧飽和度的研究》《雙指標篩查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在云南高海拔地區的應用研究》,全面提升科研能力。

     科室新建之初,迪慶州人民醫院兒科團隊面臨很大挑戰。2018年開設新生兒科的第二天,醫院接診了一個肺發育不全的早產兒。早產兒的媽媽是高齡產婦,早產兒出生10分鐘后出現了臉色青紫和呼吸困難的情況,新生兒缺氧即便存活也會留下腦癱等神經系統的后遺癥,搶救刻不容緩。兒科的醫護人員立即把早產兒抱進NICU,但搶救了2個小時,遠程指導治療均沒有明顯好轉。次日,昆明市兒童醫院醫生奔赴迪慶州人民醫院進行指導治療,最終合力把孩子救了回來。

     通過省級專家團隊和遠程指導這樣的“借兵打仗”的治療方式終非長遠之計,健康扶貧工作需要尋找更好的方法,讓地方兒科醫護團隊成為技術“硬核”團隊,依靠自己的力量打好健康扶貧這場“硬仗”。

     造血!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專業兒科團隊

     “要從技術上支援和幫助當地醫療技術進步,讓當地的醫療工作者能獨立開展救治工作。”2018年9月,昆明市兒童醫院的和燦琳醫生被委以幫扶重任來到迪慶。此前2個月,該院召開了“創建三甲醫院動員大會”,正式吹響“創三甲”的號角。

     在和燦琳來幫扶之前,昆明市兒童醫院免費接收了該院20名醫、護人員在兒童醫院進修、學習,為該院兒科的成立打下了堅實基礎。雖然有了前期基礎,和燦琳剛到時還是傻眼了,醫院把病房建好了,但是不敢“開張”。和燦琳只得手把手地教、一次又一次重難點培訓。在昆明市兒童醫院的幫扶下,以昆迪醫聯體建設為切入點,采取引進來、送出去的方式,迪慶州人民醫院醫護人員逐步掌握了新生兒急救技術。

     和燦琳介紹,目前該科室已熟練掌握新生兒經口氣管插管技術、新生兒復蘇技術、新生兒嚴重高膽紅素血癥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無創及有創呼吸機通氣治療等診療技術。

     在云南省衛生健康委的“造血式”幫扶下,迪慶州人民醫院的兒科從“零”起步,發展到了獨立科室、病區、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人員、技術、設備應有盡有;從面對新生兒束手無策發展到對危重新生兒的有效救治,極大降低了新生兒的死亡率、轉診率。目前,迪慶州兒童及新生兒常見病、多發病、急危重癥及早產兒的醫療與護理服務在州域內有效解決,實現了獨立開展專業診療的突破。

     “兒科目前已成為我們醫院的特色重點專科。”院長黃永壽說,迪慶州人民醫院兒科已產生“品牌”效應,有31%的危重患兒來自鄰近地區,云南省健康扶貧“紅利”已惠及高原更多貧困群眾。

     組團,8家醫院“N對一”專幫機制補短板

     在長期對迪慶州實施主動幫扶的情況下,2018年,云南省實施深度貧困地區健康扶貧攻堅行動,制定對迪慶州的專幫方案,出臺《關于建立共同推進機制 堅決打贏迪慶州健康扶貧攻堅戰的意見》,開始了由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牽頭、聯合云南省腫瘤醫院等8家醫院的“組團式”幫扶。

     在云南省衛生健康委統籌協調和“組團式”的傾力幫扶下,迪慶州人民醫院硬件、人才、管理、專科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該院于2020年達到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迪慶州終于有了第一家三甲醫院。

     迪慶州人民醫院副院長和嘉明介紹,幫扶采取教學查房、手術帶教、學術講座等多種形式,有計劃地為該院培養一批業務水平較高的技術骨干。此外,該院購置數字減影血管成像系統,通過遠程會診、專家到院指導的方式進行心血管疾病介入手術,極大方便了病人就醫,減少了患者外出求醫的奔波之苦,從而降低看病成本,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云南省衛生健康委通過“組團式”“造血式”的“123”幫扶方式,精準對接人才需求,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隊伍;精準對接發展需求,補齊迪慶州人民醫院兒科和設備設施兩項制約短板;精準對接疾病防治需求,建設創傷、腦卒中、胸痛“三個中心”,打通了長期制約迪慶州醫療衛生的發展瓶頸,為深度貧困地區的群眾撐起了健康保護傘。

    

責任編輯:楊云萍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jiucao在线观看精品|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精品国产三级a乌鸦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xxx电影|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线免费|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 四库影院永久四虎精品国产|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