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和泰君) 近日,德欽縣委副書記、縣長格桑朗杰做客“一周一訪談”欄目,圍繞德欽縣“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生態文明建設、“十四五”發展規劃亮點、如何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格桑朗杰介紹,2015年至2019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24.57億元躍升到39.4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4.99億元增長到8.2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2億元,年均增長12.6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8710元增長到39233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516元增加到9449元。脫貧攻堅方面,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生態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能力素質建設、危房及住房提升改造、貧困村提升、兜底保障九大工程,全縣2813戶12316人建檔立卡人口,已穩定脫貧2806戶12287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0%下降至2019年的0.06%,順利通過第三方評估驗收,“三率一度”位列全省前列,獲得“好”的等次。剩余7戶、29人未脫貧戶可在今年如期銷號,德欽將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基礎設施方面,啟動實施了德巴公路、德貢公路、奔其公路、云溜公路、谷久濃水庫、忠太水庫等一批重大項目,實施完成白格堰塞湖泄流洪災后重建項目,基礎設施取得了長足發展。全縣實現村村通硬化路、戶戶通衛生路,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更加殷實、更加便捷。民生事業方面,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抓班子、強師資、穩隊伍,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14年免費教育、互聯網+教育等全面普及,教育硬件設施不斷優化。醫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貧困人口醫療保險參合率、家庭醫生簽約率均達100%。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返貧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一批敬老院、托養中心等項目建成使用,各項兜底政策深入人心。產業發展方面,多方爭取產業發展資金和政策,堅定不移地推進生物產業提質增效,葡萄、核桃、油橄欖、中藥材、蜜蜂等特色產業不斷壯大,對“富民增收”的貢獻日益顯現。持續推動旅游文化產業融合發展,以“香格里拉的坐標——梅里雪山”為依托,主動融入“大滇西旅游環線”戰略布局,2019年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45億元,是2015年的4倍。生態建設方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堅決守好德欽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選聘各類森林管護人員3000余名,多方爭取、足額兌現生態轉移支付資金,各族群眾從中得到更多實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維護穩定方面,始終堅持穩定第一責任不動搖,認真落實新時期治藏方略,旗幟鮮明地開展反分裂反滲透斗爭,全面推進“法治德欽”建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積極推進 “和諧家園·平安走廊”交界地區建設,涌現出一批“蟲草山上的臨時警務點”“馬背上的派出所”“牧場上的流動黨校”等先進典型,實現了“干部多握手、群眾少動手、最終手牽手”。德欽縣也連續三屆獲得“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榮譽稱號,榮獲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與此同時,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五個認同”更加深入人心。 德欽是長江、瀾滄江、怒江主要的水源涵養區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風景名勝區、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梅里雪山國家公園都在其中,全縣森林覆蓋率為74.3%,生態紅線占比高達76.87%。近年來,德欽縣立足縣情實際,主動適應新常態,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積極探索 “舉生態旗、打生態牌、吃生態飯”的綠色發展新路子,取得良好成效。 截至目前,德欽縣已初步提出“十四五”重大課題研究選題目錄,完成了基本思路編制工作,初步梳理了重大建設項目計劃初稿。主要亮點包括啟動實施縣城地質災害治理及搬遷避讓工作、打造成為滇川藏互聯互通的重要門戶、促進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相統一、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優先地位等方面。 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方面,格桑朗杰介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在做好傳達學習會議精神的同時,德欽縣以“六個堅定不移”(堅定不移推動發展、堅定不移抓好民生福祉、堅定不移守護生態家園、堅定不移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不移維護社會穩定、堅定不移傳承弘揚“老西藏精神”)全面抓好貫徹落實。下一步,德欽縣將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帶領各族干部群眾朝著幸福的康莊大道闊步前行,努力交一份優異的“德欽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