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國慶長假,在北京工作了10年的李女士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維西縣城保和鎮,剛下車,眼前的變化令她驚嘆不已:“維西縣城不僅變大了,而且變得美麗迷人。” 像李女士一樣,廣大游客深切感受到維西縣依托革命老區紅色資源,以“歷史紅”引領生態綠、環境美、產業興帶來的發展變化。 “歷史紅”凝聚黨心民心。維西縣依托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創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訓基地,推進主題教育制度化、常態化,黨員在應時應景的主題黨日活動中接受黨性教育、精神洗禮,明確政治目標、強化政治意識、提升政治站位、堅定政治立場,形成“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干事創業環境。 “歷史紅”引領“增綠行動”眾參與。維西縣以最美城鎮、最美村莊、最美家庭、最美人物“四美”創建活動為抓手,精細化打造省級園林縣城,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城區綠地面積達60公頃,綠地率達2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8.7 平方米,宜居宜游宜業新維西秀美畫卷奔來眼底。前不久,維西縣榮膺“云南省園林城市”榮譽。 “歷史紅”引領“護綠行動”眾參與。維西縣委、政府用好生態保護監管“利劍”,堅決打擊盜伐盜獵野生動植物行為,嚴防森林草原火災,同時,扎實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創新生活垃圾科學處置機制,做到垃圾“日產、日清、日處理”。維西縣環境質量呈現穩中趨好的態勢,城區空氣質量為一級標準,縣境內地表水2個主要監測斷面均為Ⅱ類,2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去年,維西縣獲得“云南省生態文明縣”榮譽。 “歷史紅”引領“品牌行動”眾參與。維西縣緊盯“抓有機、創名牌、育龍頭、占市場、建平臺、解難題”等關鍵環節,全力打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推動綠色發展。在守住零疫情凈土的同時,今年5月16日,維西縣結束了傈鄉大地千百年來絕對貧困的歷史;特色產業不斷壯大:今年上半年,托巴電站加快推進,烏弄龍·里底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100億度,偉宏、蘭草、臘普茸、碧羅雪山、哈達農莊等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帶動核桃、百花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快速發展;鄉村旅游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9%和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