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義 馬建軍 車子繞過蜿蜒盤旋的水泥衛生路,穿過茂密的森林,來到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松鶴村白巖子村民小組,5戶村民的民房點綴在青山白云間,溫暖的陽光灑滿美麗的村落…… 同行的松鶴村黨總支書記額金福說,白巖子村民小組是該村最偏遠最落后的小組,這里的5戶村民長期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之前,與外界唯一的通道是一條羊腸小道,村民出行靠兩條腿,所有的物資只能靠人背馬馱,住的是木楞房,只能遮風擋雨,室內、室外沒有硬化,沒有1個廁所,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村民收入只能靠采集林下作物。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離虎跳峽鎮政府駐地距離不足30公里的大山里,還有這樣貧困的群眾。”州民政局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格茸培楚說。 虎跳峽鎮黨委政府、村“三委”以及駐村工作隊本著精準脫貧不落一人的宗旨,不斷改善白巖子村民小組的人居環境和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2016年,投資20萬元進行危房改造,解決住房保障問題;2017年,投入5000元為每戶修建廁所,并實施安全飲水工程;2018年,給每戶8立方米沙子、2.5噸水泥進行室內地皮硬化;投資350萬元,修建5公里入組公路。 “精準扶貧政策讓大山深處的貧困群眾過上了好日子,路修到了家門口,告別了低矮的木楞房,住上了新房子。”村民宋星文激動地說,“我和82歲的老母親余低咪住在一所簡易的木楞房里,夏天不能擋雨,冬天不能抵寒,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后,我家得到了5萬元的危房拆除重建補貼,蓋了新房,圓了住房夢。” “要讓群眾真正脫貧,就要實施產業扶貧,提升造血功能,拓寬貧困群眾的致富門路。”額金福說,扶貧工作隊結合白巖子生態環境特點,加大產業扶貧力度,重點發展核桃、藥材等特色種植業和養蜂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2019年,扶貧工作隊投入5萬元發展蜜蜂500箱,并請專業人員現場指導,5戶村民成立長鑫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年6月蜂蜜豐收,每戶增收1萬元,村民積極性提高了,蜜蜂養殖增加到1300箱。扶貧工作隊幫助村民以“走出去,引進來”的模式解決銷售問題,并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銷售,銷售額達40萬元。 “我家養蜂300多箱,去年收入3萬多元,還種植了重樓、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木,走上了致富路。”正在田地備肥的村民宋星果笑著說。 如今,在黨委政府的幫扶下,水泥衛生路修到家門口,家家搬進了新房子,自來水引到了院子里,白巖子村民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