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張燕) 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啟動以來,維西縣結合實際,廣泛開展助力脫貧攻堅、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文明實踐活動,以最美城鎮、最美村莊、最美家庭、最美人物“四美”創建為抓手,緊扣“激、拆、圍、清、建、引、產、治”八字要求為著力點,通過開展各類行之有效、便民利民的文明實踐活動,讓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基層落地生根。目前,全縣10個鄉(鎮)建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83個村(社區)建成文明實踐站,實現縣內全覆蓋。 層層壓實責任,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實落細。維西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力支持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并在縣委常委會審議通過相關實施方案及文件。要求全縣各級黨委要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擺上突出位置,實行縣、鄉、村“三級書記負責制”,實施“一把手”工程,建立縣級負總責、鄉村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縣、鄉兩級黨委帶頭發揮好“一線指揮部”作用,統籌協調各類資源,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各鄉鎮黨委書記、村(社區)“一把手”作為第一責任人,親自抓、帶頭做,層層壓實責任,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實落細。 調動群眾參與,大力改善人居環境。維西縣文明實踐中心堅持高位推動,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堅持先易后難,組織動員農民群眾共同參與,從農民群眾看得見、做得到、易實施的事情抓起,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亟需解決的村莊環境衛生難題入手,由點到面持續推進。各鄉(鎮)按照相關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和民俗特點,在轄區范圍內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村莊清潔行動,重點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理農村塘溝河渠、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逐步消除亂堆亂放、私搭亂建、污水亂潑亂倒等現象,實現村莊環境干凈整潔有序。該縣還通過創新方式方法、采取有效激勵機制,如創辦愛心積分超市、掙“公分”、紅黑榜、流動“小紅旗”等形式,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村莊環境衛生治理和管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建強基層堡壘,發揮黨員示范帶動作用。維西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協調推進村級黨組織規范化建設,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結合主題黨日定期組織開展村莊環境衛生整治、河道溝渠清理、家庭內務整理等活動。積極引導制定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把愛護環境、衛生保潔、移風易俗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增強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發揮黨員示范作用,號召黨員始終戰斗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第一線”,充當政策落實“宣傳員”、村情民意“信息員”、整治提升“指導員”、環境衛生“監管員”,帶頭遵守村規民約、參與環境整治,下力氣帶領群眾辦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實事。 調動各方力量,共建共享美麗鄉村。維西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探索農村產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引入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合作,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綠色生態農業等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增強農民群眾參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能力、動力和信心。匯聚社會組織、企業團體、個人等各方資源,通過捐贈或合作的方式參與整治。倡導新鄉賢文化,以鄉情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外出打工農民、農村出身企業家等各方人士,回鄉投身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做到“富口袋”與“富腦袋”結合。 注重資源整合,建設文明實踐陣地與平臺。維西縣通過充分整合利用現有的移民搬遷點(康恩家園)、紅色教育基地,鄉鎮及村會議室、農家書屋、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將文明實踐所、站建在群眾最多、人氣最旺的地方;采取理論宣講、技術指導、文藝演出、志愿服務、移風易俗、走訪慰問、結對幫扶等形式,扎實開展“五大文明實踐行動”。目前,全縣已組織開展“讓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學習雷鋒精神·弘揚時代新風”“喜迎六一,歡樂端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國”“扶貧扶志感恩奮進”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80余場次,惠及群眾8.7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