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迪慶州開放合作工作綜述 ● 洛桑央宗 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為了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指出,將“開放”專門列為“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理念之一。“十三五”期間,迪慶州積極踐行開放合作理念,培育新動力、拓展新空間,為迪慶州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活力。 積極融入國家戰略 大滇西旅游環線是省委、省政府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充分發揮云南滇西片區特有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旅游文化和生態資源優勢所提出的重大發展戰略。建設大滇西旅游環線,既是打通交通運輸通道的現實需要,又是促進全域旅游、實現就業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重大舉措。 2020年11月26日,維通二級公路正式通車進入試運行,維西人民又多了一條快速出口通道,今后,開車從維西縣城到蘭坪縣通甸鎮只要一個半小時時間,約3個小時就可到麗江,3個半小時就抵達大理,相比之前縮短了近一半的時間。近年來,迪慶州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破解交通建設存在的難題,夯實迪慶州經濟、旅游、脫貧攻堅等基礎。 站在積極融入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的新起點上,迪慶緊緊抓住國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依托當地獨特的旅游資源稟賦和“香格里拉”“三江并流”兩個世界級品牌,主動作為,最大限度發揮好迪慶在滇西北旅游大環線中文化旅游帶動作用。與此同時,積極破解交通建設、景區建設、文化強旅、鄉村旅游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迪慶成為大滇西環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助推云南旅游產業提質增效。 廣泛參與合作交流活動 高原特色農牧產品彰顯迪慶特色產業發展,世界的香格里拉傳遞迪慶獨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資源。近年來,迪慶以多種形式組織企業到北京、上海等地參加專場推介、產銷對接和招商引資等展示推介活動,迪慶高原特色農產品以生態、綠色、健康等特性受到國內外消費者青睞。南博會、商洽會等國際性的展銷活動更讓迪慶農特產品走向國際舞臺,讓迪慶產品參與到更廣泛的市場競爭當中,也讓迪慶品牌在不斷的學習中得到深化與發展。 “十三五”期間,迪慶州在博覽、會展企業規范管理上有了突破,先后制定出臺《迪慶州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展覽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迪慶藏族自治州會展業管理辦法》,除積極主動地參加國內一些大型的知名展會活動外,還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展會。香格里拉特色產品展銷會已連續舉辦了6屆,已成為整個涉藏地區的品牌性區域性展會。 積極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 “我的家鄉在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是就業扶貧讓我成為一名東航乘務員,翱翔在祖國的藍天。”格茸卓瑪是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的一個藏族姑娘,在東航云南公司的幫助下,她成為了一名乘務員。東航云南公司一直以來加強各項幫扶,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就業扶貧、產業扶貧、航線扶貧和文旅宣傳扶貧,為迪慶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不懈努力。 “十三五”期間,迪慶州堅持多方幫扶,為脫貧攻堅廣泛凝聚社會力量。2012年以來,上海市及嘉定區、寶山區、閔行區不斷投入幫扶資金,歷屆上海市委、政府和“三區”主要領導多次到迪慶開展指導幫扶,先后選派7批27名干部、26批204名支醫支教工作隊和89名青年志愿者深入迪慶開展扶貧工作,接收我州4166名干部、教師、醫技人員到上海培訓和掛職鍛煉,展現了上海人民對迪慶的深情厚誼和無私大愛。結對幫扶三縣(市)的央企領導每年都到一線開展工作,三峽集團積極幫扶我州人口較少民族(普米族),南方電網公司電商扶貧成效明顯,中國旅游集團推動香格里拉提升知名度。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累計投入對口幫扶資金3.565億元。省委統戰部、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等15個省級部門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支持迪慶脫貧攻堅工作,派出工作隊員下沉一線指導,提高了迪慶工作水平,為迪慶干部作出了榜樣。涓涓細流匯集成推動迪慶跨越發展的大江大河,社會各界付出的真情實意,為迪慶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注入了強大動力。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迪慶依托高海拔、生態環境等優勢,原材料質量好,加上“香格里拉”品牌的助力,產品地方特色顯著,但是長期以來,迪慶企業在產品包裝、對外宣傳、參與國家及國際食品標識等方面缺乏優勢,加之受到外需不足、貿易環境不佳等因素的影響,我州外貿企業競爭力、市場開拓能力不強。 “十三五”期間,迪慶州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對外貿易和外商投資穩步發展。近年來,迪慶州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3000多萬美元,出口產品由傳統的新鮮松茸擴展到松茸加工、干酪素、紅酒、青稞啤酒、羊肚菌、民族手工藝品等,初步實現由資源型產品向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為主轉變。同時,實施了特色產品國際營銷網絡平臺、出口產品品牌體系建設、跨境電商平臺建設、溯源體系建設,進出口貿易涉及的國家和地區不斷擴大。共有10幾個國家和地區在我州投資,外商直接投資逐步從傳統領域向現代服務業、高原優勢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我州加強內貿流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2016年45.9億元基礎上連續5年每年凈增5億元,年均增長10.65%左右,消費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批、零、住、餐也實現穩步增長。到2020年,全州限上企業達58家。較之“十二五”時期,市場體系更加完善,秩序更加平穩,城鄉內貿流通環境明顯改善,連鎖店、購物中心、網絡購物商場超市等新興業態發展加快,商貿流通的現代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