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按照“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要求開展脫貧攻堅五個“百日會戰”、實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九大工程”和脫貧摘帽鞏固提升集中攻堅等行動,累計投入2429名干部和9.1759億元資金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發展穩定基礎不斷夯實、民生得到有效改善,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確保攻堅力量 對標對表落實民生保障 五年來,該鎮按照因村派人駐村、脫貧不脫幫扶的要求,持續保證了每個貧困村有5名駐村工作隊員,非貧困村有3名駐村工作隊員,加強對駐村工作隊的考核管理。19家掛包單位累計下派237人次駐村工作隊員,鎮級下派92人次包組干部、360名村干部,掛包單位安排1740名干部掛包貧困戶,做到脫貧攻堅工作盡銳出戰、全面參戰,有力保障了脫貧攻堅力量。 五年來,該鎮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扎實細致落實重點工作任務,高質量推進扶貧幫扶工作。“兩不愁”方面,該鎮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實施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勞動力轉移等舉措,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2176.63元增長到2020年19000元,增幅達到773%。 教育保障方面,全面落實“雙線六長”負責制,做好控輟保學,連續五年實現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100%;落實好教育保障二十條措施及各類教育惠民政策,累計發放“兩免一補”資金1939.65萬元、高原農牧民子女學生補助2026.5萬元、營養餐補助556.8萬元,累計為910人次(其中貧困戶410人次)大中專及以上學生提供資助378.75萬元,徹底消除了因貧困而輟學的風險;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800萬元新建修繕7個村級幼兒園和鎮中心幼兒園,投入1256.07萬元新建實施小學學生宿舍樓、設備采購、足球場圍欄修繕。 醫療保障方面,全面落實“健康扶貧30條措施”,累計為52257人次提供家庭醫生簽約履約服務;累計為16720人次貧困人口代繳醫療保險300.96萬元,符合條件的4239戶15376人每年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及大病保險,參保率達100%;認真落實“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慢性病簽約服務管理、大病集中救治、四重保障等健康扶貧30條政策措施,不斷提高住院報銷比例,累計為3811名患者報銷2719.12萬元住院費;投入6440萬元新建2個村衛生室和鎮衛生院,按照村衛生室達標要求,做好全鎮8個村衛生室“四室分離”、配備床位,醫療公共服務水平和全民健康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住房保障方面,累計投入4029.8萬元實施950戶農村危房改造;投入3928.06萬元實施4248戶人居環境提升工程;投入1349萬元實施1349戶農房抗震改造項目;投入2100萬元實施145戶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徹底消除CD級危房,所有農戶房屋均達到安全穩固遮風避雨的目標,房屋等級達B級以上。 飲水安全和用電安全方面,累計投入1469.84萬元實施人畜安全飲水工程和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投入120萬元實施51個水源林保護工程;投入1010.06萬元為2578戶安裝2578個凈水器,做到家家戶戶通自來水、用上安全水;累計投入2638.14萬元實施覆蓋110個村民小組的農村電網改造和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全鎮4740戶農戶通了10千伏動力電,用上了安全穩定的生產生活用電。 生態扶貧和基礎設施同步推進 統籌生態文明建設與脫貧攻堅,在綠色發展中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增綠又增收。五年來,累計投入2544萬元聘用2544人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累計發放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1014.34萬元。實施退耕還林223.33公頃,發放補償金1810.90萬元。投入253.52萬元實施森林撫育項目,投入441.5萬元安裝883戶太陽能,投入53.86萬元實施720戶節能爐改造,引導群眾改變生活習慣,最大限度減少對森林資源的破壞。 五年來,投入11490.46萬元實施212.627公里農村道路硬化工程,投入1884萬元實施45.237公里生命防護工程,做到組組通硬化路。投入2656萬元建設117個活動室及72塊籃球場,確保110個村民小組和83個農村黨支部都有活動場所,公共服務設施得到有效提升。投入1327萬元安裝2002盞太陽能路燈,投入458萬元建設458個垃圾焚燒池,投入1700萬元建設136座公共廁所,投入353.12萬元建設3497座農村戶廁,投入430萬元實施東西部協作人居環境提升項目,投入3026萬元建設民族示范鎮(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和傳統村落保護項目。制定相應村規民約、組規民約,村莊變得更加宜居靚麗。 抓實特色產業發展 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按照“強龍頭、優布局、建基地、提規模、創品牌”和“一園十家百戶千人十萬”產業扶貧思路,以黨委政府領導、企業承擔風險的“黨企聯建”模式吸引企業投資,發展“公司+政府+農戶+基地”等產業發展模式,形成高寒山區以種植高原雜糧、中藥材和養殖牦牛、山羊為主;二半山區以種植經濟林果和養殖豬、蜂蜜為主;河谷地區以種植蔬菜和養殖豬、雞為主的產業布局。 五年來,累計投入9026.75萬元產業扶貧資金發展種植養殖業。培育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65個,累計發展高原雜糧(藜麥、蕎麥)1104.67公頃、種植中藥材3218.93公頃、種植蔬菜246.33公頃、種植經濟林果3869.07公頃。發展山羊41000只、牦牛3500頭、生豬300000頭、土雞273000只、蜜蜂4500箱,建設中藥材粗加工、牛羊育肥、核桃油加工、蔬菜收購點及冷庫等8個扶貧加工車間。累計為每戶貧困戶提供14000元產業扶持資金,為287戶發放1415萬元小額貸款,實現了每戶貧困戶至少有2項以上可持續穩定增收產業,均有合作社帶動,組織化程度達100%。通過產業發展,建檔立卡戶戶均實現增收4000元至10000元,順利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