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地區生產總值從161億元增長到260億元,年均增長9.6%,實施重點項目809項,如期實現整州脫貧……回眸“十三五”,我州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蹄疾步穩、穩中求進,實現了經濟社會的歷史性、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進入了蓄勢勃發、催人奮進的嶄新階段。 經濟發展譜新篇 五年來,我州始終堅持“謀長遠、抓機遇、補短板、打基礎”,隨著香麗高速公路、麗香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力推進,有效拉動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州地區生產總值從2015年的161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260億元,年均增長9.6%;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不含農戶)年均增長11.9%,各項經濟指標保持良好增長態勢,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2020年11月24日,位于維西縣的庫容1517.8萬立方米的拉多閣水庫工程順利通過導(截)流階段驗收和壩基驗收。2019年,畢桑谷水庫正式開工建設,截至2020年10月,累計完成投資9460萬元。五年來,全州實施重大項目809項,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66億元。尼西到塔城二級公路、里底電站、小中甸水庫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全州公路里程從2015年的5741公里增加到2020年的8488公里,水電裝機容量從139萬千瓦增加到405萬千瓦,水庫容量從2346萬立方米增加到1.8億立方米,行政村道路硬化、寬帶網絡、移動4G網絡實現全覆蓋。 如今的迪慶,香麗高速公路如期實現試通車,麗香鐵路正加緊推進,到處是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的美好畫面。全州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分別為5.6%、14.5%、6.5%。隨著旅游產業穩步發展,普達措國家公園改革試點工作成效明顯,特色小鎮、旅游觀景臺等項目加快建設,香格里拉市、德欽縣被認定為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十三五”時期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億人次,是“十二五”的2.2倍, 香格里拉旅游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德欽葡萄、維西中藥材、香格里拉牦牛等“七大”高原特色產業走出深山,全州經濟發展從小散弱的粗放型逐步實現產業化、集約化,進一步夯實了高質量發展基礎。 民生福祉得實惠 民生福祉持續提升,人民獲得感、幸福感更強。五年來,全州納入貧困人口管理的人數從2015年的7.4萬人下降到2020年的動態清零,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貧困發生率從25%下降為零。累計投入扶貧資金突破100億元,實施扶貧項目1.3萬項(個),貧困群眾的吃穿住行、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農村水、電、路、衛生室、幼兒園、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全州如期實現整州脫貧,兌現了小康路上“一個民族也不少”的莊嚴承諾,創造了“一步跨千年”的歷史奇跡。 五年來,順應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州不斷增投入、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經濟發展助力民生改善。五年來,全州財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計達586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3%。在全省率先實現14年免費教育、州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甲等醫院、累計新增城鎮就業3.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8萬人次、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覆蓋率99.3%、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100%、累計完成城鎮棚戶區改造1.2萬戶、香格里拉劇院、州游泳館等一批公共文化體育活動場所建成投入使用。 五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就、深化改革釋放發展新活力、城市建設管理展現新成效。環境更美了、生活更好了、城市更強了、百姓更樂了。 蹄疾步穩謀發展,決勝今朝再出發。為滿足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十四五”時期,全州上下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總目標,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和邊疆穩固四件大事,以更加奮發有為的新姿態,奮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平安的新時代新迪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