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開發區結合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多管齊下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完善公共衛生設施,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也把愛國衛生運動的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企業生產經營程各環節,加快建設適應城鎮化快速發展,深入持久開展區域人居環境整治。 裸露垃圾全消除行動 自開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以來,開發區為214國道配備專人清掃加大清掃力度,開展金沙江沿岸裸露垃圾清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共清理裸露垃圾7處,共計790公斤,清理建筑垃圾200余噸,目前已消除區域范圍內裸露垃圾,開發區駐區單位及管委會全體職工開展愛國衛生大掃除行動,垃圾車進行集中清運。對生活垃圾實行定時定點收集,中心片區的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對村莊的垃圾做到每兩天清運一次,做到垃圾無滿溢、無積壓、無曝露、不遺漏、不隨意堆放在路邊;對區內及村莊垃圾進行及時清運、處理。2020年,開發區配備了24個村民小組的24名村莊保潔員,并制定了村莊保潔員崗位職責。建立垃圾收運處置機制。在全區3個村(居)委會以及214國道沿線17個村民小組設立了19個垃圾房,共配備了131個垃圾桶,指定垃圾車每2天清運1次;較偏遠山區7個村組建設了68個焚燒爐(池),做到日常垃圾不出戶。 公共廁所全達標行動 開發區制定出臺《公共廁所管理制度》《公共廁所達標管理制度》《公共廁所清潔流程》等管理制度。開展9個城市公廁巡檢及整改工作,加強公共廁所運行維護,督促業主單位對客運站、農貿市場、214線公廁實行整治,確保廁所達到“三無三有”標準。 洗手設施全配套行動 為方便市民勤洗手,開發區迅速啟動洗手設施建設工作,重點對中心廣場、集貿市場、客運站、醫療機構等場所的洗手設施進行建設、改造、升級,并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網站、微信、短視頻等平臺,大力宣傳普及愛國衛生知識,引導公眾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已在開發區中心廣場設置公共洗手設施1座,3個成人洗手池和1個兒童洗手池。濱江大道設置5個洗手設施,實行規范管理,確保洗手設施可使用。 餐飲服務環境衛生全改善行動 開發區要求全區87家餐飲單位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規范餐廚廢棄物處置;保證食品加工經營環境、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營造誠信、節儉、文明、安全的用餐氛圍。全面落實“不達標就整改,不整改就嚴處”的要求,對未能達標的餐飲服務單位要求立即整改。截至目前,檢查轄區餐飲服務單位87戶,其中小型餐館82戶,中型餐館5戶,共出動檢查人員112人次,其中中型餐館全部達標,小型餐館達標36戶,對不達標的餐飲服務單位要求立即整改。 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全覆蓋行動 在全區公共場所開展以“環境衛生制度化、清潔消毒標準化、疫情防控常態化”為主題的清潔消毒行動,實現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全覆蓋,客運站(碼頭)、三星級以上賓館、商場(超市)、學校等場所衛生管理全達標。 開發區公共場所共有7家,截至目前在全區公共場所開展“大清潔、大消毒”防護工作,累計清潔消毒總面積644471㎡。同時,完成7家公共場所“常消毒”公示欄制作,并投入使用。督促常消毒微信小程序的推廣和使用情況,完成公共場所注冊常消毒微信小程序6家,制作疫情防控值勤崗并設置了健康掃碼。 農貿市場環境衛生全提升行動 雖然開發區只有一個農貿市場,但人流量大、出入人員復雜,開發區結合轄區實際,要求農貿集市內經營者做到及時清理攤位周邊垃圾,保持環境衛生整潔。督促農貿市場內的經營戶開展衛生大掃除,落實“一日一清潔消毒、一周一大掃除、一月一大清潔”的市場清潔制度。并要求經營者做到亮照經營,索票索證,做好個人防護工作,戴口罩、戴帽、穿工作服。截至目前,共出動檢查人員100余人次,檢查農貿市場1個。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參與行動 為深入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宣傳工作,開發區在在管委會、松園橋旅游休息點、轄區內兩村民小組一居委會設置了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宣傳欄;在各村民小組、藥店、學校、幼兒園、車站等粘貼了宣傳貼畫。利用酒店、銀行、廣場的電子顯示大屏幕不定時播放愛國衛生運動宣傳視頻。(解大欽 楊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