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版的 《云南日報》 第8版整版刊登了 迪慶州深入開展 “抓穩定防疫情固脫貧促團結”專項活動 書寫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文章 一起來看看 視點 “持續深化‘民族團結一家親’‘民族團結進步月’等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更加牢固。”“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更好發揮統一戰線重要法寶作用,為迪慶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今年是推進新時代新迪慶新征程的關鍵之年,迪慶藏族自治州全面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省委第三次涉藏工作會議精神,深入開展“抓穩定防疫情固脫貧促團結”專項活動(以下簡稱專項活動),雪域高原呈現出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和氛圍,各族干部群眾倍加珍惜今天的大好局面,齊心協力、開拓進取,書寫新時代新迪慶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夯實基礎鞏固根基 “今天把大家召集來開會,主要是聽你們的想法、意見,生活好起來了,大家對我們村今后的穩定發展,可以暢所欲言提建議……”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永春鄉慶福村的“抓穩定防疫情固脫貧促團結”工作推進會上,村黨支部書記浩麗華在簡單的開場白之后,認真記錄村民們的發言。 說黨的好政策,談身邊變化,議美好愿景,你一言我一語……浩麗華問:“專項活動關系大家的生活,能不能做好?” “能!”臺下,村民聲音洪亮的回答,讓浩麗華心里有了底。為開展好“抓穩定防疫情固脫貧促團結”專項活動,迪慶州堅持把維護穩定放在首位,將黨史學習教育、理論宣講、社區治理、鞏固脫貧成果、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等工作納入其中,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接地氣的故事、喜聞樂見的形式,搭建干群“連心橋”,當好群眾的“自家人”,夯實基礎鞏固根基,讓黨的聲音響徹田間地頭,讓干部深入基層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將矛盾問題在一線化解。 “弄清矛盾是從哪里起來的,入戶宣傳、資料收集少不了。”浩麗華同其他村干部一起,挨家逐戶敲起了門,和大家聊聊天、拉拉家常,村民們的痛處癢處,在她的黑皮小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了半本。基層工作很重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迪慶州堅持依法治理、主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相結合,緊緊依靠各族干部群眾,做深做實做細基礎性工作,夯實筑牢基層發展穩定的基礎。慶福村12個小組,1800多人,浩麗華的案頭上堆起了40多個“疙瘩”,目前,她已解開80%,其中包括陳家兄弟的糾紛。 河西小組的陳學興和陳學軍因分地一事鬧了別扭,浩麗華一到他們家就碰了一鼻子灰。“占了地總要告訴我一聲,不然我面子往哪擱?”陳學興理直氣壯,認為自己沒錯。“親兄弟,明算賬,分家時他就多占了一分半,現在我拿回來有啥問題?”陳學軍也不認輸。浩麗華聽他們發牢騷,向他們講政策、想辦法,最終找到他們一致認可的方案,兄弟倆握手言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把矛盾化解在開始時,如今慶福村變成了幸福村。迪慶州各級黨組織始終圍繞建設新時代新迪慶目標,聚焦當前中心工作、重點目標、關鍵環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提升各級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動員力,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農村宗教治理、促鄉村振興、促基層治理、促民族團結各項工作,對相關任務進行分解,早安排、早部署,對標對表、查缺補漏,在關鍵時間節點緊扣專項活動工作重點,扎實推進各項宣傳教育工作,積極引導各族干部群眾“擁護核心·心向北京”,為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平安的新時代新迪慶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改善民生凝聚人心 一提專項活動的情況,斯那吉層的聲音立馬高了八度:“你不用說了,這個事開始以來,我們村的書記快踩平門檻了。”斯那吉層“抱怨”的書記,是德欽縣佛山鄉魯瓦村黨支部書記扎西此里。20多天時間,扎西此里帶著村里的紅旗宣講隊到各小組入戶專項宣講37次。這個領著隊員、拿著小本走村串巷的書記成了魯瓦的一道風景。 德欽縣地處滇、川、藏三省區交界,地理區位特殊,交界地區矛盾糾紛不同程度存在“預防難、排查難、化解難、協調難”的問題,村里的干部們責任到戶、分工到人,分時間、分節點、分區域,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一個也沒落下。“林子那么大,草原那么寬,山又那么高,村民一旦進山,再見就是兩個月以后的事了。”扎西此里告訴記者,全村約500人,駐村隊員只有七八個人,很難忙得過來,于是成立了流動黨支部到山上去宣講,只有勁往一處使,才能促出個樣子來。 專項活動是什么樣子?迪慶州堅定不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產業發展不斷提升,旅游業不斷轉型升級,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工作扎實推進,一切工作都向改善民生聚焦發力,一切工作都以各族群眾滿意為標尺,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斯那吉層領著記者爬上自家在山腳下的6畝多葡萄地,他說:“這是我們書記拿起鋤頭,帶著人種上的。”這樣的事在駐村工作隊員的工作中已成常態,生產生活打牢了基礎,穩定團結才無后顧之憂。“我負責梅里頂小組的29戶人家,今早我去宣講時,順便把住房建設情況也統計了一下,一舉兩得嘛。”魯瓦村專項活動隊員李學海說,以前村民們生活條件不太好,這幾年林下經濟火了起來,鄉里成立了合作社,累計完成技能培訓300人次。 “我們這里地處瀾滄江河谷地帶,平均海拔2770米,雖然路程很遠,但黨的好政策就在身邊。”佛山鄉宣傳干事安曉瑩告訴記者,為了維護好“鄰里關系”,鄉里牽頭組織了滇藏七鄉睦鄰友好和諧交界建設聯席會議,與會鄉鎮每年輪流主辦,到2020年,兩省參與的鄉鎮達11個,和諧邊界建設初顯成效。在回德欽的路上,大家聊起駐村工作經驗,魯瓦村瑞瓦小組駐村工作隊員扎史永宗感觸良多:“無論是精準扶貧,還是專項活動,村里發生的巨大改變大家都看在眼里。”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全村各族群眾對駐村工作表示十分滿意,這與“抓穩定防疫情固脫貧促團結”專項活動密不可分,服務到身邊、內容形式多樣,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全州開發公益性崗位1654個,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3.2萬人次,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12.3萬人次,兌現城鄉低保、特困供養、高齡補貼、臨時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等社會救助資金2.5億元,惠及困難群眾10.7萬人次……迪慶步入歷史上人民生活改善最大最多的時期,越是在這樣的發展關鍵期,越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迪慶州推行州委常委會“第一議題”機制,堅決做到第一時間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重要會議精神,確保在思想上對標對表,在行動上緊跟緊隨,在執行上堅決堅定。在基層先后開展各項宣講活動,激發出各族群眾擁護核心、永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張帆唐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