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是一名來自香格里拉市人民法院的基層法官,2006年7月,大學畢業之后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A證。即便擁有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直接進入法檢系統面試的機會,她依然毫不猶豫的決定回到家鄉香格里拉。2007年12月,張曉燕通過公務員考試到香格里拉市人民法院工作。 今年是張曉燕到法院工作的第14個年頭,審理案件十二年,辦結的民事案件也已超過千件。在張曉燕辦理過的案件中,無一件超審限,無一件纏訴。她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2018年被評為“全省法院辦案能手”,2019年被評為“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張曉燕始終以兢兢業業的態度,以恪盡職守、勇于奉獻的工作作風,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忘我的工作態度,為法院審判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辦案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也會伴隨著意想不到的快樂。2017年12月底一個寒冷的早晨,早早到達單位的張曉燕遠遠就看到一群人在門口跟門衛大哥說著什么,她心想:“難道是有人來上訪了?”這時門衛大哥喊道:“小張,他們來找你。”張曉燕心里一緊,本能的往后退了一下,緩過神后依然壯著膽子迎了上去。沒想到,領頭的農民工大哥一把拉過她的手說:“張法官,我們終于可以回家過年了!謝謝您!”張曉燕大腦空白了幾秒鐘才想起來,眼前的這群工人是前幾天辦理的追要農民工工資案件的當事人。為了讓他們過個好年,張曉燕加快了案件審理速度,快審快結,讓拖欠了兩年多的農民工工資快速進入執行。看著他們臉上洋溢著樸實幸福的笑容,張曉燕也跟著笑了。 人民法官為人民的生動實踐就是從勇于擔當、情系百姓的平凡點滴中體現出來的。張曉燕說:“法官辦的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她一直用自己的堅毅與溫情踐行著法官應有的情懷與信仰。在審判工作中,不是簡單的就案辦案,而是注重辦案效果,想當事人所想。 2017年辦理的一起離婚案件讓張曉燕印象深刻。通過了解才知道夫妻二人白手起家,通過努力逐漸將財富積累到了上千萬,但夫妻感情卻隨之淡漠,矛盾不斷加深。此案涉及上千萬的財產分割和多個公司及股權分配問題,加之雙方當事人之間矛盾較深,案件在財產分割、公司及股權分配等諸多方面存在問題。作為承辦人,張曉燕在充分調查取證的基礎上,認真梳理案件事實,做出了多套調解方案,歷時三個月,多次調解工作都無功而返,但就算如此她也從未放棄。對二人耐心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雖然沒能挽回他們的婚姻,但財產分配上促成了雙方當事人調解,情感上二人也釋然,張曉燕獲得了他們的認可。在拒絕了案件當事人送來的紅包后,他們又給張曉燕送來了一面寫著“人民好法官”的錦旗。張曉燕堅信“為人正、做官清、辦事公”才是法官該有的樣子,才能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而心存私心雜念是不配這份職業的。 這些只是張曉燕經辦案件中的冰山一角,張曉燕說:“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出不平凡的成就。無聲行動勝過千言萬語。把一名法官的職責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把公平和公正體現在辦理的每一個案件中。我相信,唯有這樣,才能在平凡的堅守中積累點滴,創造精彩,不負人民,成就偉大!” 在基層法官的平凡崗位上,張曉燕領會了為民服務、勤政務實的偉大含義,她身著法袍,胸佩法徽,把公正效率作為最終價值追求,用實際行動履行著一名基層法官的神圣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