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張錦明 楊濤 張斌)1936年4月25日,紅二、六軍團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蕭克、王震等首長的率領下,從麗江市石鼓鎮渡江進入香格里拉市金江鎮、上江鄉籌糧休整,與雪域高原各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播下了革命的火種。紅軍莊嚴承諾:“一定帶領窮苦人民過上好日子!” “紅色革命火種在香格里拉市金江鎮境內薪火相傳,不斷指引著后來人前行的步伐。我們把紅軍革命精神轉化為脫貧攻堅的動力,繼承堅韌不拔、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譜寫了革命老區脫貧致富的華麗篇章。”金江鎮黨委書記陳永生說。 最近5年,在黨的惠民政策的幫扶下,金江鎮在脫貧攻堅、黨的建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生態保護等多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累計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54.73萬元;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7271.21萬元,年均增長20%;貧困群眾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2058.1元上升到16527.2元;糧食播種面積累計達0.23萬公頃,糧食總產量累計達1531.68萬公斤。 沿著金江公路一路向北,綠樹紅花掩映著85年前的紅軍渡口,一座座紅軍紀念碑聳立在金沙江沿岸。在紅軍精神的指引下,各類富民產業蓬勃發展,人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村村寨寨通了水泥硬化路,家家戶戶通了電、通了水、通了網絡,農村基礎設施日新月異,村容村貌整潔而美麗。 興文村村民熊正華說:“以前,我們村只有坑坑洼洼的便道,家家戶戶生產生活條件都不好。實施精準扶貧后,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用電、吃水、看病就醫等各方面得到了極大改善。村里有了軟籽石榴、烤煙、豬牛等種植養殖產業,群眾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于2020年1月14日成立香格里拉順特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向當地村民收購烤煙桿、玉米桿、廢棄木板等加工生物質燃料。”金江鎮車軸村村民姚元福說,“過去,烤煙桿、玉米等堆積在田邊地角,一年半載不能腐化,如果焚燒,容易引發火災,而且影響生態環境。公司收購這些廢棄物,生產高效節能環保燃料產品,還為村民提供了務工崗位,增加了收入,可謂一舉兩得。目前,公司產品供應煙農160多戶,帶動農戶10戶,其中3戶是建檔立卡戶。” 來到金江鎮黨委政府駐地,大街上人來車往,各類商鋪林立街頭,各色商品琳瑯滿目,交易之聲此起彼伏。大棚蔬菜、高原青稞等各色產業拓寬了當地居民的發展空間,美麗富饒的香格里拉“江南水鄉”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金江鎮干部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軍精神,圍繞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牢記初心使命、依法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依托“一帶”(長江經濟帶)“一路”(昆明—麗江—香格里拉—滇川藏大通道)“一廊”(金沙江紅色文化長廊)“一園”(香格里拉金江花園)“一品”(金江品牌)建設思路,奮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平安的新時代新金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