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 云南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昆明召開 迪慶州農業農村局產業扶貧辦公室榮 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自實施脫貧攻堅以來,州農業農村局產業扶貧辦公室緊緊抓住國家支持“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區的政策機遇,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切實增強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努力承擔社會責任,切實履行產業扶貧職責,全州產業扶貧成效顯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完善產業扶貧工作機制,強化統籌協調。該辦在建立州級產業扶貧成員單位工作聯席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州縣(市)產業扶貧工作信息報送制度、工作推進情況報告制度、產業扶貧項目調度制度,明確產業扶貧工作信息聯絡員和產業扶貧責任領導,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努力推動上下聯通、協調一致。專門編制下發《迪慶州農業產業扶貧規劃(2018-2022年)》,明確重點發展葡萄、中藥材、特色畜禽、食用菌、蔬菜、青稞、木本油料七大特色產業,優化全州農業產業布局、發展目標、帶貧機制等,強化對各縣(市)產業扶貧的指導。
加大產業覆蓋,增強發展能力。該辦以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為導向,重點發展葡萄、中藥材、特色畜禽、食用菌、蔬菜、青稞、木本油料七大產業,建設農產品原料基地;不斷優化特色產業區域布局,擴大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更加重視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產業建設,不斷增強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積極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全州貧困戶有1至2項增收產業,產業覆蓋比例達100%,全州建檔立卡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強化主體帶動,提升組織化水平。該辦以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水平為目標,不斷完善產業發展利益聯結機制,積極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截至2020年底,全州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的新型經營主體數量達到690家,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7951戶65512人。全州有產業發展條件的建檔立卡戶至少由1戶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發展,帶動比例達100%。
加強產業指導服務,提升發展水平。該辦制定《迪慶州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助推產業精準扶貧工作方案》,建立產業指導技術服務掛聯制度,組建產業發展指導和技術服務組,對全州重點貧困村開展產業指導和技術服務。從農林牧科技推廣隊伍中選派426名產業指導員,面向全州147個貧困村開展產業指導和技術服務,促進貧困戶增產增收。2016年至2020年,累計開展產業扶貧技術培訓2536場次,培訓農民125892人次。
培育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確保穩得住、能致富。該辦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扶持的要求,制定了易地搬遷點后續產業扶持“一點一方案”,整合各類資源,引導易地扶貧搬遷戶積極參與特色產業發展,提高搬遷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實現搬遷戶持續穩定增收。全州73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共發展培育7項主導產業,實施后續產業扶貧項目215個,受益搬遷群眾3922戶14053人。
發展村集體經濟,著力提升貧困村發展活力。該辦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加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支持力度,把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納入脫貧攻堅項目庫一類項目,2016年至2019年累計投入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2.7億元,確保村集體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州農業農村局產業扶貧辦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終堅持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和實現群眾增收為重點,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不動搖,深化扶貧責任,夯實扶貧舉措,全州產業扶貧工作成效顯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