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此里只瑪)霞若傈僳族鄉作為德欽縣重點脫貧鄉鎮,5年來,霞若鄉黨委政府上下一心,團結奮進,帶領霞若鄉各族群眾攻堅克難,砥礪前行,貧困發生率從45.3%降至0,取得了脫貧攻堅戰決定性勝利。2021年被評為“云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霞若傈僳族鄉位于德欽縣東南部,全鄉轄7個行政村,其中有5個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48戶3740人(2020年)。面對脫貧大考,霞若鄉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召開黨委會、扶貧領導小組會等專題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5年來累計開展宣講活動9600場次。同時逐級簽訂責任書,認真抓好“掛包幫”工作,掛包單位和州縣鄉村干部全部下沉村組、農戶,真扶貧、扶真貧,在脫貧攻堅動態管理、問題清零、百日攻堅、百日提升、百日鞏固、疫情防控和防貧監測等關鍵環節發揮作用,確保了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全鄉514名各級干部職工結對幫扶貧困戶948戶,實現幫扶工作“全覆蓋”。聚焦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等“九大任務”,駐村各級各部門和霞若鄉廣大黨員干部追星趕月,不分晝夜,跋山涉水,進村入戶結對幫扶,領導苦抓、部門苦幫、干部苦干,廣大干部職工用忠誠與擔當踐行初心使命,深入一線真情幫扶;廣大群眾不等靠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目前,霞若鄉共種植核桃11800畝、花椒450畝、玉米7826畝、小麥4481畝、青稞3106畝、大麥3403畝、馬鈴薯2632畝、白蕓豆450畝,共種植重樓1676.1畝、當歸1790畝、桔梗1550.4畝,共有蜂箱8951箱。5年來,累計投入產業扶持資金4200萬元。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從蜂蜜加工、野生菌收購、羊肚菌、藥材種植、手工藝制作、溫泉開發等方面入手,著力打造一村一品。在保護好生態的基礎上,積極引導群眾開發林下產品,松茸、蟲草、羊肚菌等帶動群眾增收效益明顯。



5年來霞若鄉抓基礎、補短板,改窮貌、換新顏,穩步推進人居環境向生態宜居轉型。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暖心”工程,筑路網、架電網、建訊網,一個個扶貧項目打通了群眾脫貧致富的血脈,瀝青(水泥)路通達率、安全飲水入戶率、照明電入戶率、網絡通信普及率五個100%,集中力量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為貧困群眾穩穩地“兜住”幸福。

“告別貧困只是新的起點,我們將繼續勇擔責任,著力打造高質量農業綠色產業體系,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和昂揚的斗志繼續投身鄉村振興,不負偉大時代。”霞若傈僳族鄉鄉長定主培初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