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和泰君 楊濤)6月25日,我州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發布會農村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州農業農村局、州農業科學研究院、州畜牧獸醫科學研究院負責人就我州農業農村發展相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法制日報社記者:迪慶州農村改革工作從未停止過步伐,請問迪慶農村改革走過了哪些歷程? 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正高級農藝師提布:迪慶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由于受地理、歷史、社會發展等諸多因素的限制,解放前,各地、各民族處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1953年至1958年,我州分批分期完成了土地改革,實現了土地制度從領主制、封建地主制變革為農民所有制和集體所制,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翻身農奴當家做主,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1982年,迪慶州全面完成了在集體所有制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十六大以后還實施一系列惠及“三農”的政策和補貼。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成為了迪慶州歷史上農業發展最快,農民經濟收入增長最迅速的時期,有一部分農民也開始富裕起來,實現小康生活。2020年底,迪慶州順利完成了農村承包地土地確權登記頒證任務,并正在推進明確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民土地承包權、放活經營權的承包地“三權分置”工作。2021年我州將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階段性任務。
迪慶日報社記者:建黨100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州的農業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科技對糧食增產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請問我州在農業增產方面采取了哪些科技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州農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斯那七皮:建州以來,各級農業部門和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大力推廣先進適用農業科技,不斷優化糧食品種結構,我州糧食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單產和總產不斷創新記錄,糧食生產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我們采取了以下科技措施:一是推動品種大規模更新換代。加快新品種引育力度,加強以玉米、水稻、青稞、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為重點的良種科研攻關,加強青稞新品種的選育推廣,2020年全州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二是推廣示范綠色高質高效技術。積極開展玉米、青稞、水稻、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綠色高質高效創建。2020年全州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推廣示范面積達到3萬多畝。三是推廣測土配方、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提高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建設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區,使示范區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0%,肥料利用率達到40%以上。四是開展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示范推廣。普及安全使用農藥知識,積極推廣新型農藥,推廣誘捕、篩選、紫外線殺蟲等技術。五是加強病蟲害預警監測與防控。全州建設10個病蟲害測報點和農作物重大害蟲智能監測系統建設,有效提升了我州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的監測預警能力和科學防控能力,每年少損失糧食達5000噸。
州廣播電視臺記者:長期以來,畜牧業是迪慶廣大農牧民增收的主要方式,請問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我州畜牧部門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州畜牧獸醫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獸醫師楊繁:2020年我州大小牲畜出欄45.92萬頭只,比80年增加 37.33 萬頭只,是5.35倍;肉食品產量31566噸,比80年增加247630噸,是4.64 倍;肉食品自給率從15%提高到現在的79%,提高64個百分點。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先后引進漢普夏、杜洛克、西門達爾等優良品種,畜牧獸醫科技推廣體系得到完善,良種覆蓋率超過95%、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5%,畜禽生產能力明顯提升。二是加大特色畜禽產業的培育。目前,全州共有畜禽龍頭企業15個,畜產品加工企業8個。全州共有規模養殖場154個。三是強化畜禽產品質量監管。加強疫病防控、屠宰和養殖環節的監管,強化督促檢查。全州建有生豬定點屠宰場3個,定點屠宰點1個,禽類定點屠宰場1個。四是積極開展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通過本品種選育和提純復壯,傳統的地方品種生產性能和種質特性得到了提高,目前錄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志的有7個,列入國家級保護區的1 個,列入省級保種場、保護區3個。五是切實落實畜牧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強對畜牧業生產、疫病防控情況跟蹤調查和督促指導,加強草原生態政策的落實,促進牧區生態持續改善、農牧民快速增收,草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六是積極開展飼草飼料建設。引進外地優良牧草品種試種并推廣,開展禁牧、休牧、劃區輪牧。2020年全州累計人工種草13.9萬畝;推廣利用青貯、秸桿飼料14.4萬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