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歲的張茂林依然堅持學習 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張燕)維西縣離休教師張茂林說:“1949年5月,我在和耕老師的影響下,加入了民青組織。1960年2月,我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以后直接受到黨的教育。從革命戰爭年代到建設時期再到改革開放,多年來,我深深地感受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一生、沒有我們的今天。中國共產黨是英明的黨、是正確的黨、是光榮的黨、是偉大的黨,作為一名黨員,我感到非常光榮。” 參加工作后的張茂林,在教育戰線上一干就是一輩子,他的工作足跡也從永春河邊綿延至瀾滄江畔,再輾轉至雪龍山腳,也目睹了維西縣教育事業的發展變遷。“解放前,我們這里的教育相當落后,學校只有兩所,只有家庭比較富裕的人才讀得起書,因此讀書的人很少。解放后,大部分人都能進入到學校讀書,但由于當時的經濟比較落后,很多農民子弟的家庭負擔較重,因此還是有一部分人沒能進入學校學習。改革開放以后,經濟發展了,教育開始普及,在黨的關懷下,凡是適齡兒童都要進入學校學習,教育事業一步步走向輝煌。”張茂林回憶道。 工作幾十年來,張茂林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對鄉村教育的發展更是嘔心瀝血,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說起當時的教育發展變化,老人仿佛一下子打開了記憶的“閘門”,他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經濟發展很快,維西縣成立了寄宿制學校——民族小學,當時不少來自鄉下、成績較好的學生都被招到民小讀書,享受到了城里的教育資源。近些年,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持下,各鄉鎮都成立了中心完小,無論是校園環境、師資力量都得到了極大改善,孩子們在校園里健康成長,開心學習。” 離休后的張茂林回到農村,繼續發揮余熱,在永春鄉拖枝村黨總支擔任義務宣傳員,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為支部黨員上黨課,并結合自己的經歷,教育引導基層黨員做老百姓的貼心人,多替老百姓做實事,身體力行地踐行著一名老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今年已經90歲高齡的張茂林依舊堅持讀書、看報和學習,也時刻關心著年輕黨員的成長。 他說:“現在我年紀大了,精力不如從前了,但我還是盡量抽時間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家政策,在與其他黨員、群眾座談時作些宣傳。平時我也時常教育年輕黨員在國旗下成長,更應該不忘黨的恩、感黨的情、聽黨的話,走黨指引的道路,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鼓起勁頭、擼起袖子加油干,在致富的道路上發揮好帶頭作用,做群眾的好榜樣,不讓維西縣掉隊、落伍。” 年輕時的張茂林在激情燃燒的歲月里鍛煉、陶冶,在革命的熔爐里成長、成熟,在教育戰線的革命大家庭里團結、奮進。晚年的張茂林身體依然健朗,力所能及地將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發揮得淋漓盡致,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忠誠”的錚錚誓言。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100年了,我們黨走過的路非常不容易,其中有曲折、有艱難、有勝利。現在我只有好好宣傳黨的歷史,才能對得起黨這么多年對我的教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一生。我要一心向著黨,永遠跟黨走。”張茂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