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年冬季,德欽縣鹽稅局頭目在中心街商鋪征收附加稅,因為附加稅,彼時的鹽稅和鹽價一樣高,鹽商和民眾有苦難言。看熱鬧的人群中,一個身材魁梧的小伙走出圍觀群眾,擲地有聲地提問:“阿墩子上交鹽稅歷來有省政府的規定,你們私自加收附加稅,這樣的稅捐我們不交!”縣衙將這個小伙子拘捕入牢,阿墩子群眾奮起抗議,縣衙迫于壓力,只得作出讓步,取消非法提高的稅額,放其出獄。這個嫉惡如仇、敢為百姓說話辦事的人,就是海正濤,一個胸懷民族大義,為百姓謀幸福的革命家。 家住德欽縣升平鎮阿墩子社區的李忠義老師,聽著海正濤的故事長大,他的爺爺與海正濤是自幼一起成長的朋友,兩家人僅一墻之隔,后來還成為親家。李忠義向我們講述了海正濤的故事。 有志青年 海正濤,藏名恭布澤仁,1905年出生在德欽縣升平鎮。幼年時天資過人、活潑聰慧,民國初年,邊疆推行漢文化教育,升平鎮創辦國民學校,海正濤有機會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其伯父海英隆是阿墩子商會組織的商務民團團總,他為人耿直、辦事公道,海英隆的一言一行啟蒙了年幼的海正濤。伯父還經常給海正濤講述《水滸傳》《格薩爾王傳》等故事,引導海正濤成為明辨是非、講求信義、敢于打抱不平的人。 成年后的海正濤身材魁梧,性格剛毅,抗鹽稅、周濟窮人,他敢做敢為、嫉惡如仇、不畏強暴,許多年輕人都喜歡與他交朋友,這為他后來從事革命活動奠定了群眾基礎。 1932年,海正濤告別家人到內地求學,此時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時逢國民中央委員、西康省黨部籌備委員會主任兼滇康邊區宣慰使格桑澤仁(巴塘人)在中甸主持召開滇康邊區代表會議,經格桑澤仁推薦,海正濤到大理滇西干訓團學習軍事,結業后又到昆明,考入云南軍官教導團第三期,即講武堂二十二期。 軍官教導團的教官中,有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革命的同盟會員,治校嚴謹,管理有方,學員中還公開傳閱進步書刊,交流民主思想,由于周圍進步人士的影響,海正濤開始了他的人生轉折,最終走上革命道路。 一個革命者 1935年,海正濤到了川康邊境,1936年5月,中華蘇維埃博巴共和國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甘孜召開,正式成立博巴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簡稱“博巴政府”),海正濤被安排在軍事部。在這里,他接觸到了不少紅軍領導同志,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知道了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各族人民求解放的政黨。海正濤自此下定決心,要以共產黨為楷模,為實現人人自由平等”的理想貢獻一生。 博巴政府成立博巴自衛軍,海正濤被任命為司令,自衛軍幫助紅軍籌辦糧草,還為紅軍當向導、翻譯,積極支持紅軍工作,海正濤也展現出了其優秀的組織才能和軍事指揮才能,得到了紅軍領導的賞識,朱德總司令接見了海正濤,還贈送了他幾本“共產紙”印刷的馬列著作和進步書刊。 紅軍北上后,博巴政府被迫解散,海正濤也被通緝,他遂跟隨邦達多吉到巴塘波密縣,在其騎兵大隊當副官。在巴塘期間,海正濤熱心邊務,執事公正,很受當地藏族群眾的尊重。 遠離家鄉近十年,海正濤最終辭別邦達多吉返回云南,此行返回,他還帶回了革命的火種。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海正濤接受了第11集團軍總司令宋濂的委任,擔任了德欽獨立自衛隊司令。此時,雖然他的地位變了,但是他沒有忘記黨的教誨,沒有忘記革命的責任,他努力在自己的行為中貫徹博巴政府革命綱領的精神,追求各民族人民的自由平等,他的一言一行都體現出一個革命者的高尚品質。 情系桑梓 體恤百姓 在李老師的講述中,海正濤不止是一個革命者,更是一個身先士卒,情系桑梓,追求人人自由平等的領袖。 “歷史上,野貢土司吉氏、貢水伙頭趙氏兩家為各自利益發生多起仇殺,海正濤多次調解。除了這件事,貢水伙頭趙氏和葉枝土司之間的仇怨也被海正濤出面調節,解除了械斗,給百姓帶來了安全感。”李老師說,“聽我爺爺講,在德欽,大家都尊稱海正濤為海司令,他身材高大,講話有氣勢,加上其為人公正,特別有威嚴,只要他經過,男女老少都會自動站到道路兩邊,對他畢恭畢敬。海正濤認為這是給大家添麻煩,于是,他白天不出門,晚上街上沒人了才出門。” “尤其為人稱頌的是,1942年左右德欽發生瘟疫時海正濤的大愛情懷。”李忠義向我們介紹,當時,由于疫情來勢兇猛,已經有不少居民染疾身亡,某回民全家病死家中,街坊鄰居怕被傳染,不愿意幫忙料理后事。海正濤帶領司令部的人和清真寺的阿訇到楊家,“據老人講述,他在門口給自己口上系上個布罩,第一個進去,挽起袖子,親自為死者凈身,并按照回族的習俗為他們下葬。”李老師說,與此同時,海正濤還組織軍民上山采藥,并熬制發放到各家各戶,有效遏制了瘟疫的蔓延。 出面談判勸退西藏藏軍團,四處剿匪維護一方平安……海正濤無論身處怎樣的時局和位置,一心為民的心始終如初。 海正濤精神代代相傳 1982年,時任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的平措汪杰到云南視察工作,專程到德欽看望海正濤的遺屬,他向人們講述著當年的故事,一次又一次贊揚海正濤為革命獻身的優良品行。“當時,平措汪杰和我們講述了很多海司令的事,后期在與他的通信過程中,作為書信的執筆者,我也對海司令有了更多的了解。”李忠義說。 1945年,海正濤得知西康藏區有平措汪杰領導的中共地下黨組織——高原共產主義運動小組的活動,便寫信與之聯系。1946年春,平措汪杰在秘密去重慶同地下黨聯系工作時取道德欽,會見海正濤。10月,德欽縣升平鎮秘密成立了“東藏自治同盟”,海正濤是這個同盟的主要領導人。 正當海正濤決心在新的位置實現革命政治任務時,被德欽潛伏多時的西康“中統”分子曹銳夫挑唆利用德欽地霸王武舉等人與海正濤的矛盾出面槍殺。1950年,海正濤被追認為革命烈士,1982年德欽縣人民政府召開海正濤烈士追悼大會,平措汪杰也親自參加。 海正濤雖犧牲多年,但是在德欽,海司令的故事仍口口相傳,海司令的精神仍被其后代輩輩傳承。“聽爺爺說,海司令經常說‘我非常注重我在百姓中的聲譽,我鄙視貪財的人’,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正直、廉潔,也經常勸說當時的富人、土司等不要把財富看得太重,要注重扶持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人。作為他的后代,我們也是這么過來的,我們也一定要讓后人繼續傳承下去。”李老師堅定地說。 李忠義在海正濤故事中成長,也在他的故事中踐行著黨員先進性。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他一生為德欽教育事業奉獻,1993年,李老師憑借優異的教學成績成為中學高級教師,1994年成為中學特級教師,退休后,他還積極開設道德講堂,弘揚傳統美德,走村串巷為大家宣講黨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