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何維龍)走進州法院小區,只見房屋墻體粉刷一新、路面干凈整潔、車輛停放有序,改造后的小區脫掉了“臟亂差”的“外衣”,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大為提高。小區住戶楊立生說:“以前我們小區‘臟亂差’現象很突出,一下雨樓道就很臟,改造后小區環境好了,大家心里也非常舒暢。” 近年來,州住建局堅持把為民辦實事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抓實抓細老舊小區改造、路橋建設、人居環境改善等重點民生工程建設,以實招、硬招回應群眾關切、提升城市品位,實現了城市建設檔次和群眾幸福指數“雙提升”。 在城市建設發展中,老舊小區改造量大、面廣,涉及到千家萬戶,改造方法和成效考驗著城市的治理水平。州住建局局長楊培源說:“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一項單純的建設工作,更是一項社會治理、基層組織動員工作,需要發動廣大居民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我們按照高標準改造、高效能服務的目標,因地制宜探索出‘高標準、體系化、快節奏、納民意’的改造新思路,‘一體化謀劃、一體化改造、一體化服務’的改造新辦法,實現了車位改建、雨污分流、美化亮化、消防、安保、休閑、文化等設施的同步改造,實現‘面子’與‘里子’共治,全方位提升老舊小區的人居環境質量。” “以前由于房屋老化、排污不通暢,下水道經常有一股臭味。小區改造后,下水道排污通暢了,環境變好了,很感謝政府幫忙解決了這些問題。”州建行香鄉小區住戶張幫華說。一幢幢嶄新的樓房、一條條平坦寬敞的瀝青路、一盞盞在夜里亮起的路燈……一個個實實在在的變化不斷溫暖著市民的心。 州住建局在解決民生突出問題和短板的同時,更加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服務保障工程建設,讓迪慶百姓生活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同時,州住建局組織完成了路橋建設和其他人居環境改善工作,進一步補齊了民生短板,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在推動全州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同時,讓更多群眾享受到了城市建設發展帶來的紅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