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黃曉麗)自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迪慶州始終堅持“生態立州”發展戰略,馳而不息打好“藍天、碧水、凈土、青山”四大保衛戰,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和邊疆穩固四件大事,森林覆蓋率從“十二五”末的75.03%提高到了2020年底的77.63%,森林蓄積量從2.57億立方米提高到了2.7億立方米,有力地推動了生態文明建設。
實施“青山”行動,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與提升。“十三五”期間加快推進生態治理與修復,深入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森林撫育、草原生態恢復治理等一批重大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實施天保工程、石漠化人工造林7.4萬畝,封山育林55.9萬畝,低效林改造30萬畝,全民義務植樹1380萬株,實施退牧還草124.45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項目6.93萬畝。
天保工程管護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扎實推進。全州共區劃生態公益林面積2650.61萬畝,占林業用地面積的93%。“十三五”期間累計兌現到農戶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5.4億元,共惠及近30萬人,實現群眾增收和管護人員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充分調動林農愛林護林的積極性,促進森林生態有效保護和脫貧攻堅。
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加強。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濕地生態保護等項目,促進濕地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系逐步完善,建成2個省級監測站,監測防控能力明顯提高,未發生重大陸生野生動物疫情。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管理工作不斷加強。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全覆蓋。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基本建立,90%的典型生態系統和85%的重要物種得到了有效保護。
打造綠色產業品牌,促進生態保護與農民增收“雙贏”。著力推進木本油料、林下經濟、森林生態旅游等綠色富民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全州共發展核桃、花椒、青刺果、油橄欖等木本油料92.41萬畝,全州林業草原產業總產值由2015年的11億元提高到13.9億元。 全力推進生態扶貧工作,通過生態效益補償、生態修復項目、選聘生態護林員、推進林產業發展等方式,充分發揮生態建設的優勢和潛力,2016年至今生態護林員資金投入4.72億元,落實生態護林員指標16165名,年戶均增收8000至10000元。
積極探索“數字林業”建設,全州防火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先行試點項目通過初驗,完成219個監控點對各鄉鎮的監控覆蓋和數據采集工作,建立了“可視化、可通話、可調度、可協同、可指揮”的綜合一體化平臺。 全面推進林長制工作,將林長制工作列入2021年重點改革任務,加快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責任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