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此里只瑪) 今年以來,德欽縣深入實施“五大工程”,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干部教育、社會教育全過程,構建課堂教學、社會實踐、主題教育多位一體教育平臺,使民族團結進步理念、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腦入心,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常態化。 實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干部示范帶頭工程。結合“擁護核心·心向北京”主題教育,該縣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統一部署安排,統一檢查落實,形成長效機制。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黨校的必修課程,納入各級干部學習、培訓和考核范圍,采取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專題講座、宣講團等方式,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干部要爭做民族團結進步的促進者。 實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學生塑造工程。該縣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將“愛我中華”“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等民族團結教育內容和民族基本知識納入學前和中小學教學計劃,從小開展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基本國情教育,增強青少年學生對“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的深刻理解,進一步強化各民族青少年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 實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宗教教職人員引導工程。該縣在宗教界人士中,持續推進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利益的教育活動,組織黨政干部、專家學者、高僧大德進寺觀教堂,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到宗教活動場所教育管理和宗教教職人員學習、生活全過程,普及法律常識和科學文化知識,進一步增強愛國愛教、持戒守法的意識,不斷提高明辨是非、抵御滲透的能力,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實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農牧民群眾強基工程。該縣在基層和廣大群眾中,通過實施“小廣場大喇叭”等工程,加強黨的惠民政策、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加強感恩教育,牢固“三個離不開”思想,不斷增強“五個認同”,使全縣各族群眾心靈相通、感情相親、精神相依、守望相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凝聚到發展生產、增加收入、共建美好家園上來。 積極創新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形式。堅持在德欽縣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和9月的民族團結進步月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在全社會營造“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輿論氛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互聯網+民族團結”,探索成立民族團結宣傳微媒聯盟,開發民族團結進步多媒體數據庫和多形態宣傳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