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網訊 (通訊員 楊麗紅) 今年以來,維西縣白濟汛鄉紀委立足紀檢監察機關“檢查再檢查、監督再監督”的工作職能,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村入戶,在深挖細查上下功夫,同時受理群眾舉報,收集問題線索,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村組延伸,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確保各項惠農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大爹,您好,我們是鄉紀委的工作人員,來向您了解一下今年的良種補貼、生態補償金等惠農補貼資金是否都足額領到了?家里是否還有亟需解決的問題和困難?是否有需要反映的其他問題?”這是近日白濟汛鄉紀委工作人員開展惠農惠民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時的一幕。 “惠農惠民政策涉及內容較多、范圍較廣,包括民政、計生、社保、林業、水務等幾十種補貼資金。因基層地處偏遠、信息傳播較慢,群眾維權意識較低,導致各項政策在落實過程中缺乏有力監管,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時有發生。”白濟汛鄉紀委書記介紹。 “走村入戶調查走訪并不是群眾說什么我們就信什么,而是要提前準備好各類資金發放花名冊,面對個別群眾對資金享受情況不清楚或是存在誤解的,我們還要做好政策宣傳和解釋工作,提高政策知曉率,確保群眾真正受惠。”白濟汛鄉主要負責人說。 據悉,進村入戶只是發現問題的第一步,以此保證真實的群眾聲音被聽到、困難被解決,同時對干部作風問題抓早抓小,促進干群關系融洽。針對發現的情況,白濟汛鄉紀委積極加強與各部門的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強化問題整改,健全監督長效機制,督促各村加大村務、黨務公開,規范“四議兩公開”工作程序,并及時向社會公布監督電話,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惠農政策能否按時、公平、足額發放到位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基層政權的穩定和諧,必須要保持持續性強監管態勢,不能給任何腐敗留下滋生的空隙。”白濟汛鄉紀委書記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