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黃曉麗 楊濤)9月18日,中共迪慶州委新聞發布會第五場——州委法治迪慶、平安迪慶建設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舉行,州委政法委副書記徐櫻桃作主題發布。 發布會通報,過去五年,迪慶政法系統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及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堅持把法治迪慶、平安迪慶建設放在全州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大局中統籌謀劃、重點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 法治平安并舉,共促邊疆民族地區繁榮穩定。健全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工作體系,探索建立了“一月一調度、一月一主題、一月一安排”的新時代維穩工作領導機制,全力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扎實推進重要領域立法,全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加快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常態化推進普法工作,2020年迪慶州執法滿意率位列全省第3位,群眾安全滿意度調查也從2016年全省第12位上升到2020年全省第5位。 深化政法領域改革,推動新時代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對政法工作絕對領導的制度機制,全面貫徹落實州委“五個第一”機制,進一步優化政法機構職能體系,提升政法機關公共服務能力,強化訴訟制度改革效能,完善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進一步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設,實現網上立案、跨域立案、網上開庭。今年以來,利用科技手段破獲各類案件3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1人,成功打掉開販卡團伙2個、洗錢團伙1個、偷越國邊境團伙1個,抓獲4名潛逃多年的命案逃犯。 從嚴管警治警,不斷加強過硬隊伍建設。狠抓鑄牢政治忠誠之魂,強化警示教育、紀律教育,筑牢拒腐防變的堤壩。狠抓違紀違法問題查糾,清查對黨不忠誠不老實的“兩面人”,徹查黑惡勢力“保護傘”等維護政法隊伍肌體健康。聚焦有案不立、壓案不查、有罪不究等執法司法問題,狠抓頑瘴痼疾整治。狠抓英模精神弘揚,狠抓能力素質提升,健全政法職業保障體系。 會上州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 云南日報記者:請問迪慶中級人民法院在踐行司法為民、利民、親民宗旨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 州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魏建強:一是依法打擊刑事犯罪。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罪責刑相適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堅持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二是妥善化解各類民事糾紛。深化家事審判改革,依法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合法權益,依法審理婚姻家庭、贍養、撫養糾紛等案件。三是穩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為訴訟群眾提供便利條件。掛牌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人民調解委員調解室等多功能調解室。全面推行訴訟服務網、移動微法院、大廳自助一體機、人民法院律師服務平臺網上立案工作。四是大力推進人民法庭建設,加大法庭調解力度,不斷提升人民法庭的司法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少數民族特色法庭。五是不斷深化陽光司法。加大司法公開力度,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倒逼司法質效提升。 州廣播電視臺記者:請問檢察機關采取哪些措施來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在我州落實的情況怎么樣? 州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和慶華 :2018年刑訴法確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后,現適用率已從最初的50.73%提升到84.66%,量刑檢察建議采納率從92.2%上升至100%。主要做法:一是提高站位,壓實責任。召開專題會議明確主體責任,定期召開全州刑事檢察工作分析會。二是加強與法院溝通協調,定期對案件適用認罪認罰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適用情況、類案標準等進行研究協商。三是多措并舉、強化保障。將日常辦案與普法宣教相結合,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律師全面、直觀地了解認罪認罰的性質和法律后果。積極推進認罪認罰工作常態化,實現適用率的穩定和制度運行的常態化。 康巴衛視記者:近年來,迪慶州公安機關結合工作職能如何推進平安迪慶建設? 州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丁益民:五年來,始終保持最高站位抓實維穩工作,夯實基礎,緊盯重點,維護穩定能力再升級,確保了各類會議和活動的安全穩定;緊盯大案要案打處力度,按照司法程序實現命案全破,重大案件依法依規偵破。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緊盯大案攻堅全面嚴打黑惡勢力犯罪。全力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成各類重要信息平臺和系統,社會治安管控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強力推進公安基礎項目建設,不斷優化調整項目功能,高原民警訓練基地、10個基層檢查站等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建設。隊伍能力素質不斷提升,通過深入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治庸懶,強擔當,樹新風”“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等,著力打造符合“四個鐵一般”“三個絕對”標準的高原鐵警隊伍。 迪慶日報社記者:今年開始,啟動“八五”普法工作,下一步我州在“八五”普法規劃實施中,將從哪些方面提高普法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州司法局副局長王鐘樺:一是在立法、執法、司法過程中開展適時普法,把普法融入立法過程,把普法融入執法、司法過程,把普法融入法律服務過程,加大以案普法力度。二是運用社會力量開展公益普法,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普法中的作用。加強普法講師團建設,發揮法律實務工作者、法學教師的作用,壯大社會普法力量。三是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精準普法,創新普法內容。拓展普法網絡平臺,以互聯網思維和全媒體視角深耕智慧普法。創新普法方法手段。促進單向式傳播向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傳播轉變;建設融“報、網、端、微、屏”于一體的全媒體法治傳播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