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卓瑪拉初 )近年來,州民族中學以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校”為目標,通過“五抓”讓校園成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大課堂。 抓政治方向不偏移,確保與黨的教育方針同心同向。強化政治領導,在政治方向上,講清十不準原則,做到“擁護核心·心向北京”,把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標桿貫徹到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貫徹新時代黨的治國方略,始終服從服務于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確保長治久安這個大局,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抓宣傳教育,使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入心入腦。學校從宣傳教育入手,組織“感恩教育”,利用“開學第一課”,講出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績,激發學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學校抓住“黨史學習教育”契機,傳承紅色精神,引導師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鑄牢青年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抓平臺建設,寓教于樂提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成效。將迪慶優秀民族文化引入校園,成立了民族手工藝、民族餐飲、民族歌舞、民族語言等活動小組,聘請民族民間歌舞專家、少數民族語言傳承人、藏族手工藝藝術家、唐卡繪畫大師等名家名師走進校園、走入學生,因地制宜開展藏文學習、納西東巴文字書法、民族刺繡等活動。 抓教育教學,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之本。學校緊緊抓住課堂這個主陣地。按照“6+3”工作思路和“1123”工作目標,以“民族團結進步”為核心,每學期開展大思政課,每位專職思政教師完成一個校本民族團結教育案例,班主任每月組織一次民族團結主題班會,每學年開展一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課比賽,將愛國主義、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入課堂,將思政教育融入教學、深入人心。 抓隊伍建設,鍛造一支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教師團。學校一直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堅持政治標準,突出師德師風建設,組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教師團,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激發廣大教師繼承發揚“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園丁精神,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于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標桿和世界的“香格里拉”的發展目標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