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此里只瑪) 近年來,德欽縣司法局以學習宣傳為抓手,以法治教育為先導,以糾紛調處為重點,以法律服務為手段,積極維護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妥善處置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努力為轄區少數民族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機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強化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少數民族法律意識。德欽縣司法局借助“三會一課”等活動,利用知識競賽、朗誦活動、觀看教育片等形式,學習宣傳民族團結進步知識,營造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機關的濃厚氣氛。加大法治宣傳力度,在法治文化長廊、廣場中添加民族文化元素;將民族宗教法律法規宣傳內容納入全縣“七五”法治教育規劃,通過開展法治宣講、懸掛宣傳標語、設立宣傳展板、制作發放民族團結宣傳折頁、現場咨詢等方式深入開展“法律七進”活動。依托少數民族工作人員開展“雙語”普法宣傳,積極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定期開展青少年法律知識講座,在少數民族村寨用少數民族干部宣講法治、用少數民族語言傳播法治、用少數民族文字詮釋法治、用少數民族節慶展示法治、用少數民族文化體現法治?!笆濉逼陂g,德欽縣司法局共開展法治宣傳活動5521場次,開展法律知識講座10余場次,組織全縣各類法律知識考試15余場次。積極開展依法治縣、依法治鄉(鎮)、依法治村等活動,用法治力量護航民族團結工作。 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維護民族地區和諧穩定。德欽縣司法局圍繞影響民族團結的不安定因素,組織全縣各級人民調解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調整配強全縣8個鄉(鎮)及村(社區)人民調解組織,聘請702名人民調解員,建立8個駐所調解室,以有力的隊伍建設助推矛盾糾紛化解?!笆濉逼陂g排查矛盾糾紛1046件,調解成功987件,調解成功率達94.36%。積極貫徹落實平安邊界共建合作協議,建立健全邊界矛盾糾紛“四聯”排查、調處、交流機制,促進互聯互通。積極探索民族地區民間糾紛的新方法、新措施,利用“雙語調解”等方法,主動化解社會矛盾,“雙語調解”在少數民族地區發揮“化解小矛盾、鑄就大平安”的重要作用。 提升法律服務水平,維護各族群眾合法權益。德欽縣司法局整合優化法律服務資源,進一步建立健全本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平臺一體化建設,積極探索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與群眾利益訴求相適應的工作機制,推動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工作,促進體系的均衡建設。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 1 個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8個鄉鎮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46個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加大法律援助保障能力建設,擴大法律援助宣傳面和覆蓋面,建立法律援助事項范圍和經濟困難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開展針對困難特殊對象的法律援助專項行動,加強服務標準、質量監控、考核評價體系建設,實現法律援助“應援盡援”。全縣共建立 12個法律援助工作站,3 個法律援助聯系點,方便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就近申請法律援助?!笆濉逼陂g,受理援助案件 516 件,免費接待法律咨詢5000 余件。穩妥推進公證體制改革。認真開展公證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工作,已完成對公證處的改制,改制以來,公證處不斷擴張公證司法援助范圍,全面開展解決公證“最多跑一次”、預約上門辦事、全面使用辦證系統辦證等工作,“十三五”期間,辦理各類公證326件。 強化特殊人群監管,促進少數民族尊法守法。德欽縣司法局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有機融入到社區矯正對象和刑滿釋放人員的教育轉化工作中,將《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宗教事務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學習作為教育轉化“必修課”,選派懂得少數民族語言的司法工作人員開展入戶走訪、見面談心談話等活動,結合學習教育,進一步提升教育轉化成效,為鞏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果提供重要保障;嚴格執行社區矯正管控措施,加強監督執法檢查,嚴格行使宣告、獎懲、審批等執法權,組織落實銜接、管控、教育等工作措施。 有機結合脫貧攻堅,促進民族地區團結進步。德欽縣司法局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等職能優勢,利用縣司法局結對幫扶干部、抽派脫貧攻堅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等契機,指導扶貧掛鉤村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化基層社會管理、完善基層公共法律服務,保質保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利用進村入戶契機,把《憲法》《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法規宣傳帶進傈僳村寨,帶進貧困戶的家中,讓貧困戶不僅物質脫貧,更實現精神脫貧,法治脫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