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香格里拉市三壩鄉的香格里拉市農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牦牛養殖基地,只見加工及交易場地里青儲飼料堆積如山,一輛輛運輸玉米青儲飼料的農用拖拉機穿梭于基地,機器聲響徹廠區,工人們不停地往粉碎機里添著一捆捆玉米桿,整個養殖場顯得格外熱鬧。 “請大家不要擠,按次序排隊交貨,一定要注意安全。”合作社負責人沈建光忙前忙后,不停地向前來交貨的群眾提醒著。在他的指揮下,村民們按照要求有序地排著隊把一車車玉米青儲飼料卸到指定的區域里。 沈建光說:“這段時間,由于玉米青儲飼料進入收割期,前來交玉米青儲飼料的群眾把場地擠得滿滿的,幾臺粉碎機從早到晚開機都跟不上。” 香格里拉市農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1月,主要從事牦牛養殖銷售和肉牛凍精改良。該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帶動周邊農戶316戶,1000多人。 該合作社自成立以來,充分利用山區氣候、生態環境優勢,在市、鄉兩級黨委、政府及農業部門的支持下,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帶動和鼓勵當地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牦牛養殖和青儲飼料種植,有效推動了東壩村以及周邊九龍、干溝等村組的產業發展,加快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2020年,該合作社免費發放玉米青儲飼料種子648畝并以每噸400元的價格回收, 2020年度向群眾分紅76.8萬元,出欄肉牛560頭。2021年,青儲飼料種植面積翻了一番,達到1240畝,以每噸400元計算,預計產值超過200萬元,戶均收入7000元左右。 “現在國家政策好,支持年輕能干有思想的人出來帶著大家學科學、搞養殖、種玉米青儲飼料,家家戶戶收入都得到了提高,孩子們也不用背井離鄉到外面去打工了。”今年73歲的道谷村民小組村民務簡史尾滿面笑容地說:“我年紀大了,重活干不了,只能出來給孩子們燒個水、熱個飯,讓孩子們餓了能吃口熱飯,渴了能喝口熱水,最主要是讓他們節省些時間,盡快把地里的青儲飼料搶收完,好騰出時間去做其它事情。” 道谷村民小組村民陸太忠高興地說:“過去種洋芋、蕎麥、玉米,只夠自己吃和喂牲口,自從合作社成立后,跟著合作社種植玉米青儲飼料,種出來的同樣是玉米,但價值卻翻了一番。” 沈建光說:“下一步合作社的目標不僅是讓群眾種植青儲飼料,也要讓群眾參與到肉牛養殖中來,讓他們的收入再上一個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