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通訊員 李玲)近日,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印發的《迪慶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全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7大發展目標和28項具體發展指標、重點任務等,為未來5年迪慶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 推動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規劃》提出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積極落實“六穩”“六保”政策,促進重點群體多渠道靈活就業,持續提升職業技能培訓能力,全面落實“技能云南”十項工程和創業扶持政策,提高創業帶動就業水平。不斷健全就業需求調查和失業監測預警機制,確保就業結構更加合理,就業權益得到有效保障,推動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確保全州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到2025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20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農民工參加職業培訓30000人次以上,扶持創業1500人。通過就業促進廣大居民增收,為實現我州各民族共同富裕夯實基礎。 完善覆蓋全民的可持續社會保障制度體系。《規劃》提出要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通過引導支持靈活就業人員、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推進社保全覆蓋;深化社保領域制度改革,確保社會保障基金安全可持續運行,形成高效的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到2025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3600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15000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0000人。建立工傷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的工傷保險體系,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2000人。 建設需求引領的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隊伍。《規劃》提出要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州戰略,突出“高精尖缺”導向,通過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發展、管理和使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引進與培養一批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高級專家,打造一支素質優良、門類齊全、結構合理、適應我州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以實施“技能云南”行動為重點,通過建立完善人才分類評價機制,強化高技能人才激勵保障,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實施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等措施,加快推進新時代迪慶工匠隊伍培養,著力培育一批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到2025年,全州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8600人,“國貼”人才達到17人以上、“省突”人才達到28人以上、“省貼”人才達到45人以上。全州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5000人,技工院校招生人數達到1100人。完成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0000人次,建設國家公共實訓基地1個。組織舉辦全州性職業技能競賽5次以上。建設國家級大師工作室1個,省級大師工作室5個,州級大師工作室6個。 創新發展新時代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規劃》提出要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強化公益屬性,推進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分類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推進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平穩有序推動縣以下事業單位建立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認真規范事業單位聘用管理工作,健全崗位管理制度,落實好考核辦法。深化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理順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斷提高事業單位的服務質量和效率。 構建健康發展的和諧勞動關系。《規劃》提出要構建健康發展的和諧勞動關系,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勞動關系治理能力明顯提高,勞動合同制度全面實施,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覆蓋面不斷擴大,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更加健全。通過不斷提升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效能,加大對勞動關系中弱勢群體和新業態從業人員權益保護的關注,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分別不低于98%、96%。 提供人民群眾滿意的人社服務。《規劃》提出要加強行風建設,主動轉變觀念,標準化抓隊伍、抓服務,專業化抓能力、抓內容,系統化抓練兵、抓比武,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滿意的人社服務。通過加快“智慧人社”建設,促進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建成標準統一、公共普惠、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為廣大群眾提供均等化、標準化、專業化、智慧化、人文化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 抓實防貧減貧工作,服務好鄉村振興。《規劃》提出要持續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壓實政府救助平臺人社事項辦理責任,圍繞脫貧人口和農村低收入人群等重點群體,繼續實施就業幫扶政策,將脫貧攻堅時期效果較好的就業扶貧措施優化調整為全面服務鄉村振興的就業幫扶措施,科學統籌、合理設置鄉村公益性崗位,切實兜牢就業底線,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