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折翼天使”插上翅膀——記州殘疾人康復中心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澤仁拉姆 李佳佳 和雪妍 發布時間:2022-02-28 09:44:44
“我希望能早點學會走路,這樣爺爺奶奶就不用這么辛苦了。”這是9歲小扎西的新年愿望。扎西從確診輕度腦癱到現在已做了9年的康復訓練。在州殘疾人康復中心,有一群像扎西一樣可愛的“折翼天使”,夢想有一天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學校操場自由地奔跑、玩耍。在康復老師和家人的細心照顧和陪伴下,他們日復一日地進行康復訓練,他們變得堅強、樂觀、自信,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得到了回報。 在中央和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州殘疾人康復中心正式建成使用,并由香格里拉誠德醫院承接運營。目前,該康復中心共有15名兒童康復專業技術人員。2018年以來,該康復中心實施康復救助共187人次,其中在州內定點康復機構康復146人次。 據州殘聯工作人員介紹,2021年州殘疾人康復中心在全州境內共篩查出152名殘疾兒童,主動到康復中心進行康復訓練的只有68名兒童,很多家長對嬰幼兒殘疾篩查意識較弱,從而無法較早地發現兒童的身體功能障礙。 走進康復室,仿佛來到了游樂園,橙色、藍色、黃色等亮麗顏色的布置,擺放在角落里的各種康復訓練器材異常顯眼,圖書、玩具等一應俱全。一旁的康復治療師和家屬正在給小朋友邊做康復訓練邊給他講繪本故事,通過語言交流,讓小朋友積極參與互動,整個康復室里充滿著歡聲笑聲。 “扎西在2021年10月17日有幸去北京接受免費手術治療,目前恢復情況良好,現在基本能自己慢慢站立行走了,我們陪著扎西在這里進行康復訓練已經9年了。”扎西爺爺激動地說,“有了各級部門的大力幫助和康復中心老師們的辛勤付出,我們的孩子才有了今天,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我們的感激之情。” 2021年,在國家民政部、國家財政部和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的支持下,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和北京兒童醫院的專家來到州殘疾人康復中心對這里的兒童做了進一步篩查評估,并把9名有康復指征的孩子列為援助對象到北京接受手術治療,目前已有6名兒童完成手術并回到州殘疾人康復中心開展康復訓練。據悉,每個受助兒童手術費最高補助2萬元,康復訓練每人每月補助2000元,每年最長不超過10個月,另還有輔助器具適配的不同補助資金。 劉曉玲的兩個雙胞胎女兒,由于早產缺氧導致腦癱,一家人在康復的路上堅持了8年之久。從開始的不會走路到現在能慢慢站立,劉曉玲從女兒們出生到現在一直全職陪伴,她說:“我們是不幸中的萬幸,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和關心,看到孩子們一天天在變好,我們父母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我希望能去看大海,希望醫生能治好所有小朋友。”雙胞胎姐姐樂觀地說著自己的愿望。 據康復治療師金老師介紹,這些特殊兒童由于大腦未發育成熟、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大腦受到一些損害而造成以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綜合病癥,稱為腦性癱瘓。嬰兒早產、缺氧、發高燒等是造成腦性癱瘓的主要原因,會伴隨肢體僵硬,腿部、手指等無法打開,抬頭困難,表現為較同齡嬰幼兒無法坐立、站立等。早期及時預防腦性癱瘓,要做到優生優育、保證胎兒的健康發育、定期做好產前各項檢查、嬰兒出生后做定期檢查、及時接種疫苗等,腦性癱瘓兒童的最佳治療時間在7歲以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