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三江姐妹傈僳族民族民間歌舞保護與傳承協會會長阿妮處獲悉,我州傈僳族紀錄片《輪椅上的傳承——傈僳族阿尺木刮》和傈僳族瓦器器十二腳紀錄片《踏歌起舞》入選第四屆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雙年展。 這兩部紀錄片由該協會會員余明光拍攝,余明光畢業于云南大學東亞影視人類學研究所,長期從事維西傈僳族民族民間歌舞保護與傳承工作。《輪椅上的傳承——傈僳族阿尺木刮》拍攝于維西縣巴迪鄉,講述了來自云南香格里拉的一群傈僳族民間藝術愛好者,為了傳承傳統舞蹈阿尺木刮,自發組織,籌款去參加少數民族優秀作品展演的故事。影片中,一位常年坐在輪椅上的傳承人,為了藝術不畏艱難,依然為文化傳承四處奔波。《踏歌起舞》則跟蹤拍攝了180多位維西傈僳族民間藝人的生產生活,歌頌了他們不計較得失,致力于傈僳族瓦器器十二腳挖掘、傳承的奉獻精神。兩部紀錄片同時也被中國民族志博物館、國家圖書館永久收藏。 “我在紀錄片中演唱了自己作詞作曲的傈僳族情歌,豐富了紀錄片的表現手法。”阿妮說,她還受組委會邀請,參加了頒獎活動,現場演唱了民間歌曲,受到大會的好評。據了解,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雙年展,旨在搭建中國民族志紀錄片收藏、展示、研究、交流的權威平臺。關注傳統與現代輪替,呈現文化與生態變遷,傳承中華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影視人類學和博物館人類學學科發展。構筑中化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