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 對于獨龍江的群眾來說 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2019年4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云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群眾回信,祝賀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勉勵鄉親們為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繼續團結奮斗。 獨龍族群眾冷暖 牽動著大國之心 處怒江峽谷之深 與北京心手相連 人數僅有數千人的獨龍族是“直過民族”,新中國成立后才告別了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1952年,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獨龍族”。 習近平總書記對獨龍族群眾十分關心,早在2014年就曾與獨龍族群眾有著書信往來。 “希望你們早日實現過上小康生活的美好夢想” 2014年元旦前夕,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干部群眾致信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情況,重點報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即將貫通的喜訊。 獨龍江公路是獨龍族與外界聯系溝通的唯一通道,是獨龍族同胞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命脈,尤其是公路中途的獨龍江公路隧道是整條公路建設的瓶頸。公路隧道的貫通,標志著獨龍族同胞祖祖輩輩大雪封山半年的歷史宣告結束,有助于大幅提升獨龍族同胞的生產生活水平。 收到來信后,習近平總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批示:“獲悉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即將貫通,十分高興,謹向獨龍族的鄉親們表示祝賀!獨龍族群眾居住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我一直惦念著你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希望你們在地方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幫助下,以積極向上的心態迎戰各種困難,順應自然規律,科學組織和安排生產生活,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早日實現與全國其他兄弟民族一道過上小康生活的美好夢想。” 一次惦記在心、期盼已久的見面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云南考察,帶著對貢山縣干部群眾尤其是獨龍族鄉親們的惦念,總書記在這次緊張的云南之行中特地抽出時間,把當初寫信的5位干部群眾和2位獨龍族婦女,專程接到昆明來見面。 2015年1月20日下午6時30分許,剛考察完昆明火車南站建設工地的習近平走進會議室,和身著民族服裝的5位寫信人——獨龍族“老縣長”高德榮、貢山縣委書記娜阿塔、縣長馬正山、獨龍江鄉黨委書記和國雄、鄉長李永祥以及獨龍族婦女李文仕、董寸蓮握手致意。 習近平一一察看獨龍族生產生活工具,一一了解獨龍江特有物產情況,不時詢問。習近平拉著高德榮的手坐在一張長藤椅沙發上,同大家圍坐在一起,觀看反映獨龍族生產生活巨變的短片。習近平一邊看,一邊同身邊的高德榮、娜阿塔交流,不斷詢問:“建一套新房多少錢?”“原來出山要多長時間?”…… 習近平對大家說:“我今天特別高興,能夠在這里同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代表們見面。獨龍族這個名字是周總理起的,雖然只有6900多人,人口不多,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平等的一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驕傲地、有尊嚴地生活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同各民族人民一起努力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奮斗。” 他接著表示:“你們生活在邊境地區、高山地帶,又是貧困地區,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生活在原始狀態里。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關心下,獨龍族從原始社會邁入社會主義,實現了第一次跨越。新世紀以來,我們又有了第二次跨越:同各族人民共同邁向小康。這個過程中,黨和政府、全國各族人民會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幫助獨龍族。” 總書記指出,獨龍族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滄桑巨變,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前面的任務還很艱巨,我們要繼續發揮我國制度的優越性,繼續把工作做好、事情辦好。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2018年,獨龍江鄉6個行政村整體脫貧,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當地群眾委托鄉黨委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的喜訊,表達了繼續堅定信心跟黨走、為建設好家鄉同心奮斗的決心。 2019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給獨龍江鄉親回信,祝賀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勉勵鄉親們為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繼續團結奮斗,并鼓勵大家,“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一封封書信 一次次會見 見證著獨龍族 擺脫長期貧困 一躍直跨千年 的滄桑巨變 …… 共同發展 邁向富裕生活 2022年元旦,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馬庫村村民和駐村工作隊、邊境派出所民警、外地草果商販等聚在村委會,唱歌跳舞,歡慶草果豐收,暢談新變化、新夢想,高高興興迎新年。 “今年獨龍江雨水少,草果長得好,果仁大,價格比往年好。大家心里頭高興,聚在一起,熱鬧一下,希望來年大家一起團結奮斗,過上更好的日子。”馬庫村黨支部書記馬成華說。 獨龍江鄉1149戶4112人中有獨龍族、怒族、藏族、傈僳族、漢族等,其中,獨龍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的99%。一直以來,獨龍江鄉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殷殷囑托,把民族團結進步作為實現獨龍江鄉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和牽引性工程,統籌推進,抓緊抓實。 “我們都是中華民族,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建設好我們的共同家園。”在獨龍江鄉,老師經常用漢語和獨龍語給獨龍族孩子們上民族團結教育課程。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獨龍族孩子的心靈深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一代代獨龍族群眾的心中生根發芽。”獨龍江鄉九年一貫制學校老師楊四洋說。 在常態化開展感黨恩教育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的同時,獨龍江鄉立足鄉情實際,投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資金1500多萬元,完成了3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個示范鄉鎮的建設,發展特色產業,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夯實民族團結進步發展根基。2018年,獨龍江鄉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區(單位)”;2019年,獨龍江鄉被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現在,獨龍江公路、村組公路通暢率全面提升,全鄉群眾住上了水、電、衛生設施齊全的安居房。所有村寨實現通硬化路、通動力電、通廣播電視、通網絡寬帶、通安全飲水。特色產業興旺發達,草果種植人均超過16畝,羊肚菌、黃精、重樓種植業遍地開花;旅游產業蓬勃發展,獨龍江公路換乘系統、四星級酒店、旅游公廁等一大批項目落地實施;生產生活方式逐漸多樣化,出外做買賣、跑運輸、開農家樂,增收門路多種多樣。 人居環境再提升 鄉村煥發新氣象 三年來,獨龍江鄉干部群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感恩奮進,把整治農村環境作為率先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營造“天更藍、水更清、村更美”的良好生活環境,使獨龍江村村寨寨的“顏值”不斷提升,鄉村煥發新氣象。 時值初春,走進獨龍江鄉龍元村,到處桃花盛開,美不勝收,村民們在明媚的春光下如火如荼地開展鄉村環境整治,大家干勁十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龍元村村民龍建文——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道路更加便利,去貢山(縣城)也能當天返回,這都是黨和國家對我們的關心,感謝共產黨!感謝總書記!” 村民龍建文在建設美麗家園的同時,自己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不斷提升,他決心用勤勞的雙手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宜居。 過去,龍元村普遍存在家禽散養、房前屋后衛生差、村間污水橫流的情況,為徹底改善農村環境“臟、亂、差”的現象,獨龍江鄉黨委政府在全鄉范圍內推進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了黨員包保責任制、每日一曬、一周三活動、洗澡工程、一月一評,“五邊、五美、五化”專項行動等。龍元村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建設美麗鄉村有機結合,深入推進,持續治理,發動群眾共同參與,再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高潮。 修道路、改廁所、清垃圾……一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正在獨龍江鄉龍元村加速推進。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龍元村已然成為全鄉最美的村寨之一。 現在的龍元道路干凈整潔,陳年垃圾徹底清理,村民自覺保護生態、愛護環境的意識不斷提高,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鄉村刷新了顏值,更提升了內在氣質。 龍元村黨總支書記 呂正華 “這三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關心關愛下,我們獨龍族群眾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我們龍元村來說,以前在整個獨龍江鄉是村容村貌最差的一個村,現在經過美麗鄉村建設,家家戶戶住上了安居房,鄉風文明治理越來越好,村民內生動力也大大提升,我們會用自己的雙手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 來源:云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