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我州以“五個第一”機制為保障引領,按照一月一調度、一月一主題、一月一安排工作要求,以“迎接黨的二十大 一學四抓三促進”專項活動(以下簡稱專項活動)為抓手,把功夫下在平常、目標貫穿始終,做到各類風險隱患、矛盾糾紛及時發現、及時穩控、及時化解。同時,充分運用黨員會、村民代表大會、戶長會、火塘會等形式,宣傳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委工作要求,堅定各族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 宣講進基層 精神入人心 “一學四抓三促進”專項活動即學習中央、省委、州委重要會議精神,抓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抓涉藏維穩特殊人員管理服務、抓第三輪公開揭批教育、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全州社會穩定、民族團結進步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聽了你們的宣講,更明白了黨的政策,發展信心也更足了。”近日,一場接地氣的宣講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鎮尼史村舉行,駐村工作隊員結合群眾的身邊事,用摸得著、看得見的變化和淺顯易懂的家常話,向群眾宣講黨的方針政策。 今年以來,我州結合當地實際,將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制定科學可行的專項活動實施方案,組織開展中央、省、州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宣講,用群眾喜歡聽、聽得懂、能接受的語言,全覆蓋宣講、全方位宣傳,推動宣講活動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有效提升活動參與度和影響力,激勵各族群眾滿懷信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解決好“講什么”的問題。我州以理論學習中心組為龍頭,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省委第三次涉藏工作會議、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州第九次黨代會等重要會議精神和省委對迪慶的指示要求,認真執行“第一議題”制度,做到原原本本學、全面系統學、帶著感情學、聯系實際學,進一步打牢各級黨委(黨組)領導干部的思想基礎。各駐村(寺)工作隊根據《迪慶州“迎接黨的二十大 一學四抓三促進”專項活動學習宣講提綱》和《工作手冊》,針對存在的困難問題、風險隱患和其他相關情況,指派具備一定能力水平和責任心的工作人員開展集中宣講和面對面宣講活動。 ——解決好“誰來講”的問題。在年初舉行的“迎接黨的二十大 一學四抓三促進”專項活動培訓會上,我州要求,各縣(市)要加強力量整合,統籌各方力量、調動各方資源,以最小的力量、最佳的狀態、最有力的措施做好各項工作。我州以州、縣(市)、鄉(鎮)、村(社區)四級宣講團為架構組織開展宣講,充分發揮州委“兩新”工委、州國資委黨委和紅旗宣講隊的作用,形成了宣講“一盤棋”格局。此外,團州委組織開展了主題團隊日活動和專題學習宣講活動進校園活動,全州各級婦聯積極牽頭成立巾幗宣講隊、巾幗志愿服務隊,各方宣講人員凝心聚力,推動專項活動宣講工作落實落地。 ——解決好“怎么講”的問題。我州各鄉鎮宣講團以滿足群眾需求為準則,努力做到通俗易懂講道理、務實有效解困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結合群眾的工作和生活,將宣講場所搬到田間地頭,靈活運用座談會、田埂會、火塘會等進行宣講。同時,針對地域差異、民族眾多等實際,宣講團通過方言土語自錄自播方式開展廣播宣講。比如維西縣白濟汛鄉錄制了雙語廣播音頻,每天分時段開展“一學四抓三促進”專項活動宣傳工作,讓老百姓隨時隨地了解最新信息和全鄉“一學四抓三促進”專項活動開展情況,各族群眾坐得下、聽得進、弄得懂、記得牢,把基層宣講陣地建設成為團結教育引導基層群眾的精神家園,讓宣講既有高度,又接地氣。 創新添活力 擔當聚合力 近日,維西縣塔城鎮邀請香格里拉市五境鄉、上江鄉,德欽縣拖頂鄉、霞若鄉和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塔城鄉的代表,召開了專項活動“鄉村聯建”聯席會議,參會代表分別就涉邊矛盾糾紛、林下資源共享采摘、人員服務管理、村域環境整治提升、信息交流互通等內容進行了交流,分析研判存在的問題和解決途徑,增強了溝通交流,實現了“干部多握手,群眾少糾紛”。 深入開展專項活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我州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專項活動方案,始終保持清醒與定力,提高認識與站位,時刻繃緊維護穩定這根弦,緊扣目標節點,集中精力,注重工作統籌,確保專項活動力度始終不減、節奏始終不亂、工作始終不斷。 在優化工作力量方面,我州加強督促指導,研究解決專項活動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各縣(市)和開發區全面履行屬地責任,加強對專項活動的統籌協調,成立了以鄉鎮、村“兩委”人員為主,駐村工作隊員為輔的駐村工作力量,并對重點鄉鎮、村社,有針對性地調整充實增派工作力量。 在把握節點步驟方面,我州強化部署培訓,細化工作方案,制定專項活動時間表和任務圖,有針對性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加強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非煤礦山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2月8日至3月31日,集中精力抓好專項活動各項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完成重點任務。4月1日至10日,對專項活動進行全面總結,分析問題和不足,探索形成長效機制。 在突出工作重點方面,我州緊緊扣住“學”和“抓”,推動中央、省、州會議精神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宗教場所、進軍營。開展“送法進村、普法入戶”活動,建立完善活動場所服務管理網格,做到第一時間宣傳方針政策、第一時間了解訴求、第一時間掌握工作情況、第一時間處理緊急情況、第一時間落實服務。同時,開展公共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強社會面管控,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強化應急處置。 當前,我州各級各部門上下齊心、形成合力,務求實效、抓好落實,各級領導率先垂范,深入掛包鄉(鎮)、掛包村(社區)、掛包宗教場所開展督促指導,通過召開動員會、座談會、宣講會等形式掌握情況、壓實責任、推動工作,第一時間學習貫徹專項活動各項要求,第一時間研究部署活動開展,第一時間抓好工作落實,第一時間把思想和行動自覺統一到專項活動的安排部署上來,始終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專項活動辦堅持項目工作法,將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抓好落實。堅持一線工作法,在防控風險一線、鄉村振興一線、基層一線化矛盾、消隱患、解難題、促發展。堅持典型引路法,通過組織召開現場會、觀摩會、推進會,推進專項活動取得新成效。州紀委州監委、州委督查室、州政府督查室圍繞重大節點、重點工作、重點問題、重要環節,有針對性加強督促檢查,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民生有保障 發展動力足 是否全覆蓋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排查出的問題怎么化解?如何開展管理服務工作?連日來,我州各級各部門領導干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落實中央、省、州系列重要會議精神新熱潮,讓各族干部群眾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發自肺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我州切實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入分析制約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短板,把準方向、定好原則、科學謀劃,堅持問題導向和發展導向,認真組織實施好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三年行動計劃,以更加務實的工作增強農民增收能力、拓寬增收渠道,促進共同富裕。 我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以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工作為重點抓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實現15年免費教育,實現“一縣一示范、一鄉一公辦、一村一幼”的學前教育發展目標;推進“健康迪慶”建設,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全覆蓋。積極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扶貧開發“雙融合、雙促進”,先后實施三輪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創建工程。截至目前,投入民族專項資金3億多元,實施了3個示范縣(市)、11個示范鄉(鎮)、100個示范村(點)、4個示范社區、1個少數民族特色鄉(鎮)、28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形成了一大批民居有特色、產業強、環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諧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鎮,確保各族人民共建共享發展成果。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我州先后制定出臺政策措施,從居住生活、工作學習、文化娛樂等日常環節入手,從解決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做起,積極推進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良好的社會民生事業基礎不斷推動了各民族之間的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全州各族人民互融互通互助,相知相親相惜,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我州探索創新城鄉社區治理路徑,保障治理能力提升。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大力為基層減負賦能,健全社區工作準入機制、監督績效機制,依法賦予村(居)民委員會法人主體地位,持續改進和規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工作,開展社區“萬能章”治理。城鄉社區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服務方式不斷創新、廉政工作不斷加強,進一步厘清基層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責清單和自治權力清單,形成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體系。 專項活動中,我州深入開展入戶排查和遍訪,常態化做好預警監測工作,制定完善幫扶措施,積極培育龍頭企業,進一步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鞏固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特、一縣一業”。同時,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強化宣傳,按照“應接盡接”和自愿原則,鼓勵群眾積極接種、主動接種,特別是抓好60歲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種工作,力爭實現應接盡接,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