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來,在維西縣山區林間,隨處可以看到男女老少采摘蕨菜的身影,曾經默默無聞的山野菜,如今成了遠銷國外的“致富菜”。 走進維西福邦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只見員工和惠在院子里仔細挑出煮碎的蕨菜及其他雜質,并將挑選好的蕨菜放進烘干機里烘干水分,隨后將烘干的蕨菜放到干凈的地板上晾曬,每隔一段時間翻動一次,直至完全晾干。她說:“我家就在公司附近,農閑的時候我就來公司打工,公司成立后,我們村民也跟著受益,不僅能在家門口掙到錢,能在家種地、種藥材,還能管老人、孩子,真的特別感謝公司。” 維西福邦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李泉從事蕨菜收購、加工已有14個年頭。2008年,為了帶領貧困山區群眾增收致富,改變蕨菜浪費在山里的現狀,他在村里開起了蕨菜加工廠。用他的話說,那時只是小打小鬧,一個人忙活,偶爾遇到生意好的時候,才會雇人來幫忙。后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健康的野生蕨菜備受消費者青睞,小店生意太好忙不過來,他就到處想辦法擴大規模,2015年11月,他成立了維西福邦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引進先進的大型設備,擴大收購加工規模,拓展海外銷售渠道,將更多無人問津的蕨菜變“廢”為寶,遠銷韓國、日本等國家。 何李泉介紹,今年新鮮蕨菜的收購價為1.4元每斤,新鮮馬蕨菜收購價為3元每斤,先前他與收購商簽訂了購銷合同,公司加工過的干蕨菜完全不愁銷路。“經過多年考察了解發現,攀天閣鄉美洛村的高半山區土壤肥沃,這里產出的蕨菜是維西縣品質最好、產量最高的,深受韓國顧客歡迎。”何李泉興奮地說道。 “每年3月至7月,維西山區漫山遍野都是蕨菜,除了部分人食用或喂豬外,大部分蕨菜都爛在山里。我做夢都沒想到,在何李泉的帶領下,公司能把這種普通的山野菜變成‘致富菜’。”美洛村村民和品貴感嘆道。 小小的蕨菜不僅讓像何李泉一樣的收購加工商嘗到了甜頭,也讓采摘蕨菜的群眾多了一條增收路。 在攀天閣鄉果咱底蕨菜收購點,正在賣蕨菜的村民余向華說:“這段時間,我一邊放羊,一邊采蕨菜賺錢,每天5點左右,我騎摩托車將200斤左右新鮮蕨菜賣給收購人員,一天可以賣得280元左右,有時候找到馬蕨菜的話,一天可以賺400多元錢。” 此外,一些勞動能力較弱的老人也能從蕨菜經濟中獲益。美洛村村民蜂大媽說:“這段時間,我每天采蕨菜來賣,一天能掙90多元呢。” 據何李泉介紹,該公司的收購點涵蓋維西縣維登鄉、永春鄉、白濟汛鄉、攀天閣鄉及麗江各地,每天能加工78噸左右蕨菜。每天用工70人,并按工種和工作時間計算工資,每天支出5000多元工資,有力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2016年至2019年,該公司年銷售額均在2000萬元以上;2020年至今,年銷售額約為900萬元,不僅有效帶動攀天閣鄉及周邊群眾增收致富,也為維西縣推進鄉村振興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