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云南日報》頭版 “有效銜接10種實踐模式”欄目 聚焦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 發揮民族文化和自然資源優勢 把民族團結好風景變成發展好前景 全文如下 來到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啟別村哈達小組,一面面黃色的土院墻上點綴著一排排仙人掌,房前屋后擺放著一盆盆不同規格不同品種的花,家家大門敞開,戶戶整潔干凈,儼然一幅寧靜悠然的美麗鄉村水彩畫。夜幕降臨,文化廣場響起悠揚的弦子聲,村民們跳起鍋莊舞。近年來,塔城鎮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從群眾生活、工作學習、文化娛樂等日常環節入手,從解決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做起,不斷推動各民族之間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把民族團結的好風景變成鄉村振興好前景。 黃曉麗 攝 做強“鄉愁式”旅游“村里50多戶人家,有納西族、藏族、傈僳族等多個民族,我們都是‘親戚’。”村民段世忠說,大家講納西話、行藏家禮、唱傈僳歌,和諧相處親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借助濃郁的民族風情、獨特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旅游體驗、有機生態的產品、完善的配套設施、品質優良的服務,塔城鎮積極構建集生態旅游、文化體驗、休閑康養、科普科考等多元旅游休閑元素于一體的生態文化體驗區,著力為游客提供“鄉愁式”旅游大餐。走進哈達小組的金秀豆花坊,作坊主人萬金秀正干練地轉動著石磨,乳白色豆汁順著石盤流入桶中。“自家種植的黃豆用納西族傳統工藝制作出豆花、豆腐、豆漿,原生態的食品很受客人喜歡,客人現吃或體驗豆腐制作都可以,客人大多是附近的民宿介紹來的。”萬金秀說,每年通過提供豆腐制作體驗就有大約8萬元收入。 面向百畝稻田、背靠綿延青山、四周古樹環繞的啟別村加母殼村小組,天域塔城酒店簡約素雅的裝修風格與大自然完美融合,給人一種清新的舒適感。來自深圳的游客張先生高興地說:“住了兩晚,體驗了藏族、傈僳族、納西族的歌舞,品嘗了生態美食,意猶未盡。”在經營過程中,酒店推出了鄉村風情體驗項目,可游覽塔城鎮的所有景區,體驗藏香制作、射箭、篝火晚會等各民族風俗,同時稻田摸魚、野生菌采摘、農家豆腐制作等包攬入項目中,按照客戶需求提供服務。“各類體驗項目基本都由村中農戶提供,費用由農戶收取。”酒店管理人員陳宏介紹,除就近務工、農特產品銷售等外,酒店每年僅通過民族文化體驗項目推薦就帶動農戶200余人,增收70余萬元。天域塔城酒店負責人和新海發動村民組建了農耕文化傳承協會,主要通過學習、傳承塔城鎮各民族古曲、山歌、舞蹈、樂器等文化為酒店客人提供民族歌舞、樂器展演。“協會有30名村民,由納西族、藏族、傈僳族群眾組成,通過長期相互交流學習,大家對各民族的文化如數家珍,每年通過參與民宿的篝火晚會、迎賓儀式等能收入4萬至5萬元。既不耽誤務農,還能傳承文化,增加收入,大家都很滿意。”協會成員古秀芬說。 黃曉麗 攝 做大鄉村旅游“蛋糕”位于哈達小組的“哈布達云谷”主營親子游學項目,提供民宿、餐飲和旅游定制服務,通過互聯網平臺招募學員,并邀請塔城鎮內的非遺文化傳承人、專家、向導等帶領游客體驗熱巴舞、瑪里瑪薩風情,開展徒步、金絲猴科考、藏族家訪、納西族家訪,制作手工麥芽糖、豆腐、傈僳族弓弩等。“正常情況下,暑假期間的親子團訂單應接不暇,每5天就要接待一個30余人的團隊,一年下來可以接待兩三千名客人。”哈布達云谷經理段國生說,民宿通過民族文化體驗、務工等帶動村內20余戶農戶就業,每年戶均增收5萬元左右。 塔城鎮將鄉村旅游作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引擎,規范建設高標準特色客棧民宿,建成松贊塔城、四鳴精舍等精品客棧29家,漫尋記、哈布達云谷等精品民宿26家,共有床位近600個,每到旅游旺季,一房難求成為常態,旺季入住率達90%以上。同時,塔城鎮還開發了哈達酒莊、農布酸奶坊、金秀豆花等一批農戶家庭式文化體驗項目,讓游客走進塔城、融入塔城。全鎮通過景區、精品民宿、客棧、特色餐飲等直接間接帶動旅游從業人員近800人,旅游收入達1500萬元。 目前,塔城鎮依托以原始森林和珍稀動植物為主的森林生態自然景觀,圍繞以啟別村田園風光、農業資源、鄉村環境和民俗風情為主的鄉村風情景觀,歷史文化遺址為內容的遺跡景觀,多民族融合發展為主的民族、民俗人文景觀,著重打造臘普河濱水康養休閑帶、巴珠河玫瑰養顏谷、農古頂石藝野奢度假旅游特色村、塔城多彩風情生態文化體驗區、達摩文化旅游區5大旅游產品。鄉村旅游成為引領全鎮各民族群眾發展致富的主導產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0年前的2000余元增加到現在萬元以上,被譽為“香格里拉之心”的塔城鎮也成為“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中一張亮麗的名片。 據了解,塔城鎮將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鄉村旅游服務水平,進一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凝練鄉土特色、弘揚鄉土文化、挖掘鄉村記憶、保護鄉村原生態環境,增強鄉村旅游吸引力,將傳統農耕文化和現代休閑體驗巧妙結合,推動旅游產品多元化,著力打造有生態、有特色、有基地、有主體、有業態、有市場的田園綜合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