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維西縣保和鎮永春村華怎迪村民小組草木蔥蘢,牛羊遍野。時值周末,就讀于維西一中的沈建瑩就要回來了,米阿加早早等候在家門口。下午3時許,沈建瑩乘著華怎迪小組組長陸延新的小汽車回來了。見到孫女,米阿加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我孫女運氣真好,上學回家有人接送,我們一家人的生產生活困難也有人幫助解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米阿加緊緊握住陸延新的手說。 陸延新接過米阿加的話說:“你孫女和你們全家人的好運氣是共產黨給的。我們要感謝共產黨!” 米阿加今年64歲了,身體不好,做不了重活,還帶著3個孫子孫女。沈建瑩是她的大孫女,就讀于維西一中初一年級,成績優秀,其他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學前班。“米阿加是我們永春村華怎迪小組防返貧重點監測和幫扶對象,上級已經對其采取了低保、產業等3項幫扶措施。”陸延新說,“此外,在香格里拉市創業的愛心人士李先生每月給予米阿加戶800元捐助,直至其孫女沈建瑩大學畢業。” “運氣好”的豈止沈建瑩。前幾天,鍋底塘上組發生了一件感人肺腑的事:網格員沙春陽在入戶走訪中發現,沙春林戶存在返貧風險,其8歲的兒子沙自文查出患有白血病。醫生說,沙自文通過治療可以康復。醫生的話給沙春林一家帶來了希望。然而,每次化療需要4萬至6萬元,在這個天文數字面前,沙春林一家犯難了。 就在沙春林一家犯愁的時候,一場愛心接力在“防返貧網”中悄然進行:網格員沙春陽將這一情況迅速報告給網格長邱志強。經過層層上報,保和鎮黨委、政府迅速將沙春林戶納入政府救助平臺。邱志強及保和鎮第二小學黨支部發動黨員、群眾、教師向沙自文捐款……目前,捐款額達到了4.2萬元。此外,在香格里拉市創業的愛心人士李先生決定每月給予沙自文1200元捐助,直至其大學畢業。 永春村黨總支書記周曦介紹:“沈建瑩、沙自文是在落實維西縣保和鎮‘網格化+雙重關愛’機制中得到幫助的。有了這一機制,我們守住了返貧致貧防線。” 周曦說的“網格化+雙重關愛”是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工作網格化管理機制與對“三類人員”關愛的結合體。通過落實“網格化+雙重關愛”機制,“三類人員”在享受政府救助平臺幫扶的同時,還享受到了掛包干部、包戶黨員、民管委成員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