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公益崗位就業。該市計劃加強鄉村公益崗位管理,逐步調整優化公益崗位政策,健全按需設崗、以崗聘任、在崗領補、有序退崗管理機制。開發半勞力就業公益崗,確保弱勞力、半勞力等家庭就近就地就業,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建立公益性崗位有序退崗管理機制。鼓勵開發多種形式的公益崗位,吸納相對貧困勞動力就業。2022年至2025年,該市計劃投資4480.8萬元,通過增設常態化鄉村公益性就業崗位、監測對象專屬鄉村公益性就業崗位,至2025年預計累計增加6025個就業崗位。確保到2025年農村低收入人口產業幫扶覆蓋率達到100%,轉移就業脫貧人口穩定就業率達到100%,生態護林員補助穩定,實現創新、創業、就業良性循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的良性結果。
推動外出務工就業。該市計劃對組織脫貧人口開展勞務輸出工作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對跨省就業的脫貧人口給予一次性交通補助。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培訓補貼等政策,引導支持企業優先留用脫貧人口。培育、創建、發展一批有特色、有口碑、有規模的勞務品牌,提高脫貧人口勞務輸出質量。2022年至2025年,該市計劃投資23.5萬元,用于外出務工交通費用補助、生產獎補、勞務補助。力爭全市每年扶持農村勞動力創業人數不低于當年扶持創業目標的50%,金融機構發放涉農創業擔保貸款逐年增加5%以上。
加大職業技能培訓。該市計劃建立完善以勞獎補、勞動就業與各類幫扶措施相掛鉤的聯動機制,激發農村低收入人口內生動力,引導農村低收入人口到崗就業。利用救助平臺提高培訓就業幫扶能力,讓有意愿接受培訓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及時得到有針對性的培訓幫扶,掌握一技之長。對農村就業困難的勞動力采取“職業培訓+就業”“一條龍”幫扶,實現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培訓全覆蓋,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2022年至2025年,該市計劃投資1779.4萬元,通過實施技能培訓、以工代訓、創業培訓、創業補助、鄉村工匠培訓、鄉村工匠培育等項目,至2025年累計培訓2.6萬人次。到2025年確保經過培訓后有就業意愿的脫貧人口和農村低收入人口100%掌握1項勞動技能、獲得1項職業技能認定,就業率達到90%以上、家庭年收入增幅高于全市農村家庭年收入平均增幅,確保有就業意愿和勞動力的脫貧戶、農村低收入零就業家庭每戶至少有1人就業。
鼓勵創業。計劃對該市戶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創辦且經營狀況良好的個體工商戶、農民合作社等創業組織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加大對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的扶持力度,讓農村的產業和環境留住人,讓農村的發展機遇吸引人。2022年至2025年,該市計劃投資90萬元,通過實施創業培訓獎補、創業增收獎補項目,至2025年累計幫助470人次參與創業培訓并增收。到2025年,確保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年均增速達到0.7%,全市脫貧人口鞏固率達到97%以上,力爭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累計到7000人以上,扶持創業45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金融機構發放涉農創業擔保貸款逐年增加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