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迪慶正值采挖松茸的旺季,自然精靈松茸隨著蓬勃發展的快遞業務,被寄往全國各地。依法規范的寄遞行為是保障寄件安全的前提。“迪慶普法”微信公眾號本周推出“寄遞物流法律法規”專題,以期通過法治宣傳教育,提高有關從業人員和公眾的安全意識、防范意識、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 2018年2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通過《快遞暫行條例(草案)》。2018年5月1日起,《條例》正式施行。本期就《條例》幾個重要知識點進行學習。 身份不實不得收寄 《條例》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收寄快件,應當對寄件人身份進行查驗,并登記身份信息,但不得在快遞運單上記錄除姓名、地址、聯系電話以外的用戶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絕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收寄。 快件損失可要求賠償 《條例》規定,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寄件人交寄貴重物品的,應當事先聲明;快遞企業可以要求寄件人對貴重物品予以保價。 為防止采用加盟模式的企業在用戶索賠問題上推諉,《條例》規定用戶可以向商標、字號、快遞運單的所屬企業要求賠償,也可以向實際提供服務的企業要求賠償。 泄露寄件人隱私將罰款 《條例》禁止在快遞運單上記錄除姓名(名稱)、地址、聯系電話以外的用戶身份信息。快遞企業應妥善保管用戶信息等電子數據,定期銷毀快遞運單,有責任采取有效技術手段保證用戶信息安全。快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對于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用戶信息,情節嚴重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對于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非法檢查他人快件或者非法扣留快件的,一般情節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來源:迪慶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