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密接、密接的密接、境外及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區域協查發現的風險人員,由所在街道(鄉鎮)根據健康管理和核酸檢測情況發起賦碼和轉碼申請,縣(市、區)健康碼管理機構審核后完成賦碼和轉碼。 (二)本土疫情發生時,中高風險地區范圍內人員,以及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密接、次密接,經當地社區防控專班核實后,由當地疫情防控指揮機構根據健康管理情況統一發函(附賦碼轉碼名單)至省疾控中心進行批量賦碼和轉碼。 (三)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所在單位要落實主體責任,及時將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閉環管理和集中隔離等信息通報所在街道(鄉鎮),街道(鄉鎮)根據閉環管理、集中隔離、居家健康監測具體時間發起賦碼和轉碼申請,縣(市、區)健康碼管理機構審核后完成賦碼和轉碼。 (四)公眾發現紅碼、黃碼賦碼不準確或未自動進行轉碼的,經所在社區(村委會)、所在街道(鄉鎮)審核集中隔離、居家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信息后,發起轉碼申請,縣(市、區)健康碼管理機構審核后完成賦碼和轉碼。在外地的人員可委托親友提交符合要求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按上述流程辦理。(本報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