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江初 此里只瑪 吳姍蕙) 黨的十八大以來,德欽縣委、縣政府著力抓好扶貧、民生、文化、生態、黨建工作,全縣經濟社會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明顯改善,邁出了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 2012年到2021年,德欽縣地區生產總值從16.44億元增長到45.93億元,年均增長10.8%;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從33.15億元增長到50.86億元,年均增長4.4%;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從21473元增長到44496元,年均增長7.6%;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從5136元增長到11291元,年均增長8.2%。 “10年來,德欽縣在全州率先開展‘擁護核心·心向北京’主題教育,常態化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梅里講壇’等教育培訓,筑牢了各族干部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德欽縣委主要領導馬國忠說。 到2021年底,德欽縣黨員總人數達到8840名,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16.15%;基層黨組織達到683個,比2012年增長37.15%。德欽縣上下一心成功應對“8·28”“8·31”地震和“11·03”白格堰塞湖泄洪災害。涌現出了“馬背上的派出所”、蟲草山上的黨支部等基層黨組織先進事跡。 10年來,德欽縣積極開創長治久安的新局面,連續4屆榮獲“平安中國建設先進縣”稱號,2017年、2021年連續兩次獲得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2020年成功創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目前正積極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10年來,德欽縣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6.78億元,2018年,全縣2810戶12280建檔立卡人口全部完成脫貧,3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率先在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中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三率一度”指標經國家第三方考核位列全省最前列。2020年,全縣貧困發生率下降為0,德欽歷史性實現消除絕對貧困。脫貧摘帽后,德欽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百千萬”示范工程,深入開展“九個一批”產業增收和“六個一批”就業增收措施,實現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不僅如此,民生保障實現了新的提升。德欽縣全面實施15年免費教育政策,優化資源配置和學校布局,完善政策保障體系,推動學校布局科學化、辦學條件標準化、師資配置均衡化、教育質量優質化。全縣“一村一幼”實現全覆蓋,普惠性幼兒園招生覆蓋率100%,義務教育學校“20條底線”全部達標。 10年來,德欽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680人,安置公益性崗位6700個,扶持創業擔保貸款2345戶、2.47億元,完成技能提升培訓3.4萬人,轉移就業83284人次,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27176人次。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全面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遠程醫療診療服務平臺,縣域內就診率達51%以上,所有行政村實現村衛生室全覆蓋。德欽縣開展了以“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縣、云南省第十一屆雙擁模范縣、省級文明縣城、云南省脫貧縣‘一縣一業’示范縣”為創建目標的“六縣(城)同創”工作,深入推進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2021年底,德欽縣成功創建為國家衛生縣城。 如今,德欽縣通車總里程達2348公里,路面鋪裝率提升至92%,農村公路列養總里程達到2036.849公里,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加快,行政村農村客運覆蓋率達100%,行政村寬帶網絡、4G網絡全覆蓋。 2021年,德欽縣實現農業總產值4.3億元,是2012年的2倍。全縣葡萄基地面積達14057畝、原料產值4711萬元,帶動3000多家農戶實現增收,為打造“一縣一業”葡萄產業示范縣奠定了堅實基礎。2012年至2022年,全縣接待游客1911.81萬人次,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161.8億元。 2012年以來,全縣完成義務植樹395萬余株,選聘生態護林員12818人,公益林管護員429人。截至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5.5%,各族群眾從生態文明建設中得到了更多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