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維西縣緊緊圍繞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要求,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抓手,牢牢把握“六個始終”,高標準、全方位、廣角度、多層次推進創建工作,奮力開創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 始終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民族團結進步的政治基礎更加堅實。該縣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迪慶州要努力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標桿”要求,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切實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立縣之本的基礎性事業來抓,“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深植于各族群眾心中,民族團結進步的政治基礎更加堅實。 始終堅持平安維西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的穩定基礎更加堅實。該縣堅持依法治藏,把全面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作為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重點來抓,不斷完善民族工作法規體系,引導各族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有效引導宗教特別是藏傳佛教堅持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廣泛發動各族群眾參與反分裂斗爭。 始終堅持各民族團結攜手共同邁進全面小康的信念,民族團結進步的物質基礎更加堅實。該縣把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到民族團結進步與扶貧開發、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等重大戰略相融合、相促進。 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想基礎更加堅實。該縣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干部教育、社會教育全過程。建立健全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大力推動各民族優秀文化傳承保護、交融互鑒,全面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深入開展“擁護核心·心向北京”主題教育,積極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良好局面。 始終堅持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為統領,民族團結進步的工作基礎更加堅實。該縣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主線,動員全社會、各行業共同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建立州、縣市、鄉鎮、村(社區)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聯創機制,與毗鄰涉藏州縣開展創建協作,建立聯盟機制。近年來,共有95個集體和個人獲全國、全省、全州、全縣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表彰,79個單位創建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實施了27個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和“雙百”工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影響力、吸引力顯著提升,形成“人人創建、處處創建”的濃厚氛圍。 始終堅持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團結進步的社會基礎更加堅實。該縣構建各民族互嵌式社區環境,不斷加強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就業服務、持續開展技能培訓,夯實就業者就業技能水平,完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制、促進少數民族流動人口交往交流交融、強化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宣傳教育工作、優化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社區服務管理、依法保障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 如今的維西縣,多個民族共居的鄉村、社區,多個民族組成的家庭比比皆是,真正做到了各族群眾間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鄰居、結得了美滿姻緣。(記者 張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