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英靠著種菜養牲口活出了“精氣神”,阿永瑪在縣城開飯館收入翻倍,拉河柱村通過產業助力全村脫貧,維西縣保和鎮200多家生態農莊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自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迪慶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開拓進取、奮力拼搏,啃下了一塊塊脫貧“硬骨頭”,滅掉了一個個脫貧“攔路虎”,攻克了一個個脫貧“難險關”,全面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迪慶各族人民徹底擺脫了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從吃飽到吃好,從土坯房到新農村,從土路到硬化路,迪慶的村寨換了新顏,老百姓過上了幸福富裕新生活。 團結一致砥礪前行 交出脫貧攻堅優異答卷 走進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只見這里村莊變美了、道路變寬了、房屋變新了,精準扶貧使這片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過實施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大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力度、促進勞動力轉移就業等,該鎮家家戶戶喝上了安全可靠的飲用水,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建檔立卡戶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2176元增長到了2020年19000元,增幅達到773%?;⑻鴯{鎮的華麗蝶變,是迪慶戰勝貧困的生動縮影和真實寫照。 過去,迪慶的貧困發生率高達24.95%,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占全州貧困人口的93%,“直過民族”貧困人口占全州貧困人口的54%。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州上下發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狠抓“五個一批”,深入推進易地搬遷、產業建設等“九大工程”,實現整州脫貧,各族群眾與全國全省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會。 如今的迪慶,7.4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個貧困縣(市)全部摘帽,147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全州公路通車總里程較脫貧攻堅前增加3021公里;建檔立卡戶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1862元提高到了2020年的14781元,增長了近8倍;所有鄉(鎮)實現移動5G網絡全覆蓋……雪域高原發生了滄桑巨變。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比缃?,迪慶在切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征程中,感恩奮進,謀實策、出實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增收”要求,推動各項措施落地見效,扎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穩步推進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夯基礎 發揮優勢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維西縣塔城鎮啟別村通過建強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在產業發展、生態保護、文化振興、人才培育等方面積極探索“黨建+”模式,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鮮明導向,選優配強村“兩委”及黨支部班子,全面推行農村黨員網格化管理和積分制考評機制,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集體強不強,全靠“領頭羊”?;鶎狱h組織“車頭”強不強,往往影響著一個地方的發展,只有不斷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凝聚起磅礴力量,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迪慶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選優配強縣(市)、鄉(鎮)黨委和村(社區)“兩委”班子隊伍,州、縣(市)兩級共同完成對29個鄉(鎮)領導班子、197個村黨總支書記、197個駐村第一書記為對象的政策培訓全覆蓋,為基層提供了強大組織和人力資源保障。迪慶結合“一學四抓三促進”專項活動,全面強化政策宣傳力度,累計開展政策宣傳活動3551場次,覆蓋29萬人次。 迪慶動員各級黨組織積極投入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熱潮中,切實發揮黨建促振興作用,加強鄉村振興教育培訓,加強縣、鄉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對群眾的服務和組織引領,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完善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筑牢村黨組織戰斗堡壘。2022年,全州新增村民小組黨支部41個。全州各級黨組織堅持黨的領導,將抓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一體推進,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 抓產業穩就業 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耀到維西縣攀天閣鄉美洛村那米村民小組時,李光強就會來到自留山上查看那米雞情況,看著一只只肥碩的那米雞,他說:“那米雞主要靠采食林間昆蟲、野草為生,投入少,每只雞的收購價在150至180元之間,這讓我們老百姓看到脫貧致富希望?!蹦敲纂u從發現、提純培養、村民養殖到品牌化銷售,真正實現了以一方水土帶動一方村民增收的目的。 迪慶始終把抓實產業發展、抓牢就業幫扶作為群眾穩定增收的根本之策,立足松茸、中藥材、葡萄、特色畜禽等優勢特色產業,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特、一縣一業”,建設一批鄉村振興示范園和特色農業基地,發展一批特色農業產業園。加強鄉村旅游發展,優先把有資源稟賦的脫貧村、脫貧人口納入鄉村旅游產業體系,塔城鎮、小中甸鎮等一批鄉村旅游示范村初顯成效。同時,完善“雙綁”利益聯結機制,推進產業幫扶全覆蓋。 迪慶全力推動勞動力技能提升和轉移就業、就地就近創業就業,強化穩崗就業措施落實,組織開展“百日行動”、就業援助月等活動,統籌使用各類資金,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切實把群眾穩在當地、穩在企業、穩在崗位。2014年以來,迪慶累計開發公益性崗位21442人,其中,脫貧勞動力就業19307人。自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以來,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6萬人,其中,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3.3萬人。 小康夢圓不是終點,接續奮斗未有窮期。從擺脫貧困到鄉村振興,在新時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征程上,迪慶正以昂揚的姿態、堅實的步履,奮筆書寫鄉村振興的亮麗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