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迪慶州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2-10-11 10:30:00

當前,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重心由此前的脫貧攻堅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是新發展階段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這一戰略將貫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過程。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前提是必須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并實現它同鄉村振興之間的有效銜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既是增強脫貧穩定性和提升脫貧質量的內在要求,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條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超常規匯聚力量實施脫貧攻堅戰,完成了“現行標準下的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的預期目標,歷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2018年,迪慶州被國家確定為深度貧困地區之一,是云南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十三五”期間,迪慶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搶抓“三區三州”特殊政策機遇,全面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等九大工程,2020年末,迪慶州7.4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三個貧困縣(市)摘帽,147個貧困村(含63個深度貧困村)全部出列,實現整州脫貧的目標,雪域高原發生了滄桑巨變,山河阻隔的村村寨寨,連起了條條通向小康的致富路,迪慶州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隨著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步實施。“十四五”期間,我們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

一、政策要求及現實基礎

(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要求。要處理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之間的邏輯關系,落實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政策,準確把握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之間的政策變化。

1.處理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之間的邏輯關系。黨中央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是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完成的兩大重要戰略任務,二者關系密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目標相連,層層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緊扣“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本質上都是為了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共同富裕。

從時間上看,脫貧攻堅短,鄉村振興長。脫貧攻堅從2015年開始到2020年結束;鄉村振興從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開始,到2050年結束。由此可以看出,鄉村振興勢必是一場更為艱難的持久戰。

從目標上看,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任務,堅持精準扶貧的基本方略,構建“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通過實施“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等一系列政策,確保如期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鄉村振興作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及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正確處理工農城鄉關系,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地位,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從農民發展看,脫貧攻堅瞄準農村貧困人口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重點解決“吃、穿、住、學、醫”五個方面的基本需求,為農村貧困人口后續發展消除障礙,同時不斷提高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質量。鄉村振興在脫貧攻堅的基礎上不斷深化,提出了“生活富裕”“農民全面發展”的振興要求,目的是讓農民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經濟寬裕、生活便利,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從區域發展看,脫貧攻堅重在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瞄準貧困村、貧困縣、貧困人口,解決連片特困地區發展的短板,集中發力,大力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縮短貧困地區與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的差距。鄉村振興在脫貧攻堅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基礎上,推動產業發展,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促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農業全面升級和農村全面發展。

2.落實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政策。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黨的十九大在北京召開,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寫入黨章。深刻闡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發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動員令。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戰略總方針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并明確鄉村振興戰略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第二步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第三步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農業強(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村美(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農民富(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之后從2018年以來,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均聚焦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并印發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實施意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以法定形式部署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3.準確把握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之間的政策變化。從扶持對象來看,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是從絕對貧困到相對貧困的轉變。不管是絕對貧困還是相對貧困,都要在“扶”和“防”上下功夫,鄉村振興階段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預警和幫扶機制,并且將針對絕對貧困的脫貧措施逐步調整為針對相對貧困的幫扶措施。

從政策范圍看,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是從特惠到普惠的轉變。脫貧攻堅階段政策范圍非常明確,就是重點扶持絕對貧困人口、貧困村和貧困地區。而鄉村振興階段政策范圍不僅涵蓋了所有的鄉村區域和鄉村人口,還涵蓋了城鄉統籌發展,利用普惠性措施,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鄉村全面振興(也就是三個轉向:把工作對象轉向所有農民;把工作任務轉向推進鄉村五大振興;把工作舉措轉向促進發展)。

(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現實基礎。“十三五”期間,迪慶州經濟始終保持較快發展態勢,經濟增速位列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前列,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最快的藏族自治州,為迪慶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徹底解決。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得到歷史性提升。生態扶貧成效顯著。內生動力全面激發。

“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一是脫貧戶收入持續增加。2021年,脫貧戶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15515元,較2020年增加734元,增幅為5%。二是脫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率不斷提高。2021年,脫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48萬人,省外轉移就業0.22萬人。三是符合享受低保條件人群實現應保盡保。

“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徹底解決。一是全州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條底線”均已達標。脫貧戶中無輟學學生,全面落實高原農牧民學生生活補助。二是脫貧人口實現10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標準化建設全面達標。三是農村危房改造實現清零,達到了“住人無危房、危房不住人”的目標。四是脫貧群眾喝上安全、干凈的自來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100%。

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得到歷史性提升。通過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公路網、互聯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提升,全州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村民小組道路硬化率達96.55%。全州196個行政村(社區)和自然村動力電及網絡實現全覆蓋。

生態扶貧成效顯著。累計開發生態護林員崗位1.6萬個,林業資源管護從“沒人管,管不住”到“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實現了端上“生態碗” 吃上“綠色飯”的目標,森林覆蓋率達到77.63%。全州各族群眾享受生態紅利,實現了生態保護與脫貧摘帽雙贏目標。

內生動力全面激發。堅持“富腦袋”和“富口袋”并重,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干部進村入戶召開群眾宣講大會、院壩會、火塘會、農民紅歌會,用身邊人、身邊事來教育人、啟發人、感化人;以“四美”創建、新時代感恩教育宣講行動、積分超市等為抓手,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提振精氣神,堅定自力更生、自強奮進的信念,全面激發內生動力。

二、迪慶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一)面臨的挑戰。迪慶州脫貧攻堅成效顯著,但因為貧困歷史悠久,民族、宗教等文化因素影響復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面臨五個方面的挑戰:一是脫貧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不強,返貧風險依然存在。致貧因素復雜多樣,素質型、資源型、發展型、精神型、結構型貧困交織;貧困地區普遍存在產業發展滯后、組織化程度低、收入渠道單一等問題,部分脫貧群眾文化水平低、缺乏專項技能、自我發展能力較弱,在短時間內改善自我發展水平難度較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形勢依然嚴峻。二是穩定增加收入的產業就業支撐不牢固。迪慶州農業體量小、規模不大,特色產業“有特無量”,市場競爭力弱,特色品牌優勢不明顯。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設滯后,90%以上的農產品還處于初加工水平,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小、帶動能力不強,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低。勞動力轉移就業質量不高,州外省內輸出占比低且不穩定。三是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仍然薄弱。迪慶州高標準農田、節水灌溉、農業污染治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不能完全滿足產業發展需要,防洪排澇設施、生產生活“三廢”處理等基礎設施薄弱,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相對不足,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有待進一步改進。四是守護高原生態環境任務仍然艱巨。迪慶地處“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腹心地帶,是我國長江、瀾滄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全州生態保護紅線占國土面積的67.29%,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地面積的70%以上,水土流失面積占全州國土面積的16.71%,屬于生態環境脆弱敏感地區。五是農村治理能力弱,缺乏帶頭人。群眾科學文化整體素質不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較弱,技能勞動力占比低,生產發展能力、科技應用能力不強;致富帶頭人發展引領能力發揮不足,缺少高素質的農業生產管理人才及新型職業農民。

(二)面臨的機遇。風險與機遇并存,在面對風險時也要抓住機遇,迪慶州有很好的政策機遇和區位優勢。政策機遇方面,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以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和省委第三次涉藏工作會議對涉藏州縣發展政策措施的持續推進和全面深化,國家把迪慶州三縣(市)納入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為迪慶州推動鄉村振興創造了政策機遇。目前,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圓滿完成。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大戰略,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保持財政投入、兜底救助、民生保障、產業就業發展、東西部協作等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為迪慶州持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加大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力度,提升農村欠發達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帶來重大機遇。區位優勢方面,迪慶州地處滇、川、藏三省(區)交界處,是云南通往西藏和四川涉藏州縣的“北大門”。迪慶州路網、航空網和互聯網等基礎建設快速推進,高速公路已建成并通車,鐵路即將通車,使迪慶由川藏入滇向東南亞和由滇入藏向南亞大通道的區位優勢愈加凸顯,生產要素跨區域迅速流動、聚集和轉移的條件日益完備,為迪慶州特色、生態、有機產品“走出去”創造了便利的條件。

三、迪慶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

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對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賦予新的意義;在財政投入、金融服務、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等方面對政策調整優化提出了方向性、原則性要求;對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上作出了決策部署,要求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作為黨中央、國務院重點關注的深度貧困地區,迪慶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應堅持黨管農村、統籌發展與分類指導相結合、精準幫扶與內生動力相促進、鞏固脫貧與生態保護相統一、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堅決守住規模性返貧底線,確保“兩不愁三保障”成果鞏固。到2025年,脫貧攻堅成果全面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區域經濟活力和發展后勁明顯增強。

(一)深化認識。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蘊含了“告一段落”與“乘勝前進”的認識博弈,體現了從“低水平均衡”到“高質量發展”的思維轉化。進入新發展階段,迪慶必須克服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后“告一段落”的思想,從“鞏固”“拓展”“銜接”三個層面深化認識,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乘勝前進”,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首先,要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識《鄉村振興促進法》和中央相關決策部署對推進“兩大戰略”有效銜接的指導作用,認識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是推進“兩大戰略”有效銜接的底線任務。其次,要認識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核心在于“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關鍵在于鞏固重點群體收入水平、鞏固重點區域發展勢頭、鞏固重點工作推進力度,鞏固并轉化脫貧攻堅時期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和幫扶政策。再次,要認識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核心在于“細化落實過渡期內各項幫扶政策”,關鍵在于拓展幫扶對象、幫扶領域、幫扶標準和工作方法,以及調整優化幫扶政策體系。此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的核心在于科學設計頂層制度、建立健全工作體系、優化整合幫扶隊伍、穩定完善幫扶政策,關鍵在于路徑的統籌謀劃、工作機制的持續優化和微觀政策的梯度升級。

(二)明確領導體制和職責分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基礎是做好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銜接,平穩有序推進機構職能調整優化,形成上下聯動、統一協調的工作體系。首先,要強化“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制度保障,構建更加有力的鄉村振興領導體制。建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決策議事協調工作機制。此外,突出黨委農辦領導地位,發揮好農業農村和鄉村振興部門的支撐作用,做到一盤棋部署、一體化推進。最后,要加強鄉村振興干部隊伍建設,要明確黨委農辦、農業農村和鄉村振興部門的工作界面和任務分工,特別是強化基層干部隊伍培訓和管理,充分發揮基層隊伍熟悉農村、貼近農民的特點。

(三)優化扶貧資產管理利用機制。為確保扶貧資產繼續發揮促進鄉村振興的作用,必須實現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邏輯轉換,不斷優化扶貧資產管理和利用機制。嚴格落實國家鄉村振興局等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強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的指導意見》,將扶貧資產后續經營管理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推進扶貧資產運營管理模式轉型,有效解決扶貧資產“屬于誰、誰來管、如何管”和扶貧資產收益“屬于誰、誰來分、如何分”等問題,切實發揮扶貧資產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四)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為確保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鞏固拓展,保持現有幫扶工作體制機制不變、政策不變、力度不減,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要求,全力提高脫貧攻堅穩定性。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三類人員進行定期核查、動態管理;完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配套設施,持續做好幫扶工作;深化東西扶貧協作,擴大與省內對口幫扶及定點幫扶工作力度,擴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加大消費扶貧力度。

(五)實施六大重點鞏固拓展工程。分別是:鄉村特色產業幫扶工程、穩定就業幫扶工程、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程、生態經濟發展工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鄉村公共服務提升工程。

(作者:班瑪 系迪慶州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責任編輯:澤仁拉姆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妇女一二三区| 香蕉久久精品国产| 在线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豆奶视频| 1313午夜精品久久午夜片| 2021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香蕉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麻豆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精品国产AV片国产|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 午夜肉伦伦影院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婷婷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H片在线播放| 拍真实国产伦偷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久久天堂AV女色优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