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古生活在高半山區的彝族人,過上了通電通水通路通廣播電視,還通4G網絡,點擊手機就能聯通世界的現代化生活。”10月9日,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東坡村老藥山上組組長陸國富坐在新房客廳里說,“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家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老人有補助,我的兩個小孩免費上學,生活今非昔比。” 老藥山村民小組隱藏在哈巴雪山西坡,海拔3400多米,過去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今年36歲的陸國富回憶起過去的生活經歷有許多感言。他說,這里山高坡陡,過去只能種三樣:苦蕎、燕麥、土豆,再養幾頭豬羊,成不了規模,經濟落后、交通不便,村民生活非常艱難。 “我小的時候,住的是杈杈房,飯也吃不飽,換洗的衣服也沒有,生活很苦,初中畢業就輟學回家放羊放牛,挖點藥材也賺不了幾塊錢。”陸國富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以及駐村工作隊幫扶下,我們艱苦奮戰,家鄉有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泥巴路變水泥路 以前老藥山村民出行全靠一雙腳, 20世紀90年代修建了進礦山的土路,但彎多、坡陡、坑洼多。當時村民也沒有能力購買汽車,進城趕集運送物資還是靠人背馬馱。 “要脫貧先修路。”虎跳峽鎮副鎮長陸紅衛說,落后的交通條件,嚴重阻礙了虎跳峽鎮許多村子的發展。2016年至2020年虎跳峽鎮投資11490.46 萬元,共硬化村組路212.627公里,投資1884萬元建設防護工程45.237 公里,惠及4861戶農戶。2017年從海拔1900米的沖江河畔到海拔3400多米的老藥山之間建設硬化路,解決了老藥山村民出行、運輸難題,到虎跳峽鎮政府駐地只需1個小時車程,各種物資也能用汽車運到山上。 杈杈房變新樓房 “我家原先住在一所木楞房里,四面通風,不能遮風擋雨,人多生活起居很不方便。”陸國富說,“我家分戶后,我創辦東坡村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依靠養羊養牛,有了經濟收入,2021年投入10萬元,新蓋了磚混庭院式平房,居住條件明顯改善了。”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虎跳峽鎮5年申報3629萬元完成747戶農村危房改造;申報412.05萬元完成175戶四類重點對象C、D級農村危房改造;申報3658.56萬元實施3863戶人居環境提升項目;申報1369萬元實施農房抗震改造,貧困群眾住進了新房。陸紅衛說,虎跳峽地質結構復雜,溝大坡深,很多村子處于飲水難、灌溉難等困境,虎跳峽鎮加大投入力度,投資1469.84萬元實施人畜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和農田灌溉水利工程,解決了4344戶農戶的安全飲水問題,農村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藥山通水通路,群眾受益,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創收難變增收易 2019年,香格里拉云極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在老藥山實施云極·野奢半山酒店旅游項目,2022年10月國慶假期試營業,許多國內外游客慕名前來體驗生態游。老藥山村民有的向酒店提供食材、有的為游客牽馬服務、有的在酒店就業,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增收。參加半山酒店服務管理工作的陸國富說:“在旅游項目的帶動下,我們的農副產品就地銷售,不需要背下山了,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市場就在身邊,只要勤勞,生活就越來越好了。” 站在老藥山上環顧四周,綿延的哈巴雪山和金沙江一覽無遺,許多村落 “掛”在白云深處,一條條硬化路延伸至每村每戶,一棟棟白墻青瓦民居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一幅幅亮麗的新農村畫卷映入眼簾。 “通過幾年的發展,老藥山交通等基礎設施逐漸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半山酒店帶動村民增收初見成效。”虎跳峽鎮東坡村原村委會主任谷志全感慨萬千,“文化生態旅游產業正在興起,托起了村民新生活新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