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和泰君) 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試點)地處“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核心區域,具有全球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和國家代表性的展示價值。 2006年,依托碧塔海省級自然保護區,我州劃建了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公園——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開啟了地方性國家公園探索之路。2014年,制定并實施我國大陸首部國家公園管理地方性單行條例——《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保護管理條例》;2015年,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云南省國家公園管理條例》,為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公園體制作出了積極探索。成為試點以來,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生態保護、自然教育、游憩展示、科研監測、社區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于2020年9月順利通過國家評估驗收。 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試點)在保護的前提下,開展適度的大眾生態旅游活動,以2.3%范圍的資源非消耗性利用實現了97.7%范圍的有效保護,探索出“以公園養公園”的內生型國家公園生態管理可持續發展機制。經過十多年的大力投入和精心打造,普達措國家公園(試點)已成為國內著名品牌,被評定為國家5A級景區。從2015年至今,景區接待游客累計超過75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累計超過12.8億元,通過采取一系列嚴格的保護措施,在生態保護和自然教育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為訪客帶來了嶄新的生態體驗。 多年來,普達措國家公園(試點)走出了一條由政府主導、企業社區共投共建共管共享的路子,公園涉及的各村村民按不同標準進行生態資金反哺,優先聘請園內村民入職。2005年以來,向周邊23個村民小組投入反哺資金1.4億元。2021年,普達措國家公園管理局已籌措落實社區生態補償資金1576.5萬元,并按國家要求完成了國家公園范圍內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和管護費資金兌現,通過不斷完善社區參與國家公園共建共管機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從被動的“要我保護”轉變為主動的“我要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