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格里拉市城區出發,沿國道214線向北行駛10多分鐘,納帕海濕地的絕美風光映入眼簾,牦牛、馬兒、羊群、飛鳥在草叢中、水中覓食、嬉戲、打鬧,一幅生意盎然的生態畫卷在高原徐徐展開。 近年來,香格里拉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兩山”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發展之路,著力守好香格里拉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發展底色更加鮮明,生態保護成效更加明顯,國家級生態功能區定位不斷得到鞏固。 今年4月,數百名城區機關單位干部職工在香格里拉市“綠美香格里拉三年行動”城區義務植樹活動點熱火朝天地植樹,大家挖坑、埋土、澆水,親手種下一棵棵雪松、紫葉李、柏樹。 香格里拉市自覺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內化于心、外化于形,通過增綠護綠、資源管護、生態保護修復等一系列攻堅舉措,厚植綠色基底。10年來,通過實施“百萬林”造林和義務植樹活動,全力推進綠化建設,實現“種五樹增五效”和“村莊園林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崗坡林果化、庭院花園化”的目標,54萬余人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共計種植各類苗木817萬余株161800畝,將大尺度的造林和見縫插“綠”相結合,讓森林走進城市、走進鄉村。與此同時,該市積極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項目,實施好第二輪“百萬林”行動計劃及義務植樹活動,提高國土綠化率,控制水土流失,恢復森林植被,改善生態環境,植綠效果顯著。全市森林覆蓋率從2015年的76%增長至2021年的78.61%。 未來三年,圍繞實施“綠美香格里拉三年行動 ”,香格里拉市將大力開展森林、城市、鄉村3個重點區域綠化美化行動,打造特色鮮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基本實現生態美、城市美、鄉村美、環境美、山水美的“綠美香格里拉”。 金沙江上游的河湖生態健康直接影響長江下游的生態文明建設,保護水資源、管理水環境、防治水污染的任務對于地處金沙江上游的鄉鎮而言成了義不容辭的使命。近年來,香格里拉市上江鄉因地制宜落實落細河長制責任,協調整合各方力量,加強河湖治污工作,守護金沙江流域水資源環境,著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的美景。 近年來,香格里拉市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聚焦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創建和問題反饋整改等重點工作,著力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抓實“四大保衛戰”和污染防治“七個標志性戰役”,2021年至今,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2個國控斷面水質均達標、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III類)比例為100%。抓緊基礎設施建設,2017年以來,投入7.05億元實施兩輪“百萬林”工程、森林草原濕地生態建設修復及效益補償等項目,2021年投資8247萬元實施“香格里拉市境內金沙江流域橫向生態保護項目(碩多崗河小中甸至虎跳峽段、建塘段)”、金沙江流域農村污水連片整治項目Ⅰ期工程等10余個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建設鄉鎮(集鎮)垃圾焚燒熱解爐。扎實推進林長制和河(湖)長制,以群眾“急難盼愁”生態環境領域問題治理為切入點,抓牢森林、草原、河湖保護治理,同時推動落實“長江十年禁漁”行動,落實落細河(湖)長制、林長制,將全市76個河湖庫納入河長制管理,編制完成《香格里拉市河湖庫渠名錄》及64條河湖“一河一策”,建立健全三級林長常態化巡林及督查機制。聚焦生態文明創建,以“打造特色鮮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基本實現生態美、城市美、鄉村美、環境美、山水美”為目標,啟動“綠美香格里拉三年行動”,9個鄉村成功申報“省級森林鄉村”。編制完成《香格里拉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規劃(2021-2030年)》,截至目前全市所有鄉鎮完成“省級生態文明鄉鎮”創建,51個行政村成功申報“州級生態文明村”。聚焦問題整改,以上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為重點,積極整改存在的問題,按時序推進整改項目,以點促面、以面帶片,推進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強環境監測和宣傳教育,加大常態化環境保護執法力度。 如今,無論是漫步在城市的街道還是鄉鎮村落,映入眼簾的都是樹木花草,讓人心曠神怡,如在畫中。下一步,香格里拉市將繼續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以更嚴的制度、更實的作風、更細的措施,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為打造“世界的香格里拉”積蓄生態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