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城區一角
香格里拉尼西鄉500多畝無公害蘋果生產基地 本報通訊員 此里只瑪 陳義 拉茸追瑪 攝 初冬時節,暖陽高照。記者行走在迪慶高原,各族群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不僅有過上好日子的喜悅,還因為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各族群眾情誼更深了。醫療、社保、生態……迪慶藏族自治州一件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采訪中,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扣省委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保安全工作要求,把握涉藏工作規律和特點,推動穩定、發展、生態和邊疆穩固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為新時代新迪慶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凝聚磅礴力量。 破解看病難看病貴 2017年,德欽縣羊拉鄉加貢村只木格小組的農布一家,面對十幾萬元的高昂醫療費曾愁眉不展。令農布欣慰的是,自己最終僅支付了七千多元。“政策越來越好,報銷的比例很高,現在真正看得起病了。”農布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醫療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近年來,迪慶州高度重視,持續健全完善醫療保障制度。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迪慶州在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全省率先實施城鄉居民醫療救助實行州級統籌并實現州內“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極大地方便了患者,減輕了患者墊付醫療費用壓力。為全面貫徹落實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切實減輕困難群眾和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提升醫療救助制度托底保障能力,按照四類醫療救助對象分類實施醫療救助。 按照保基本、可持續、全覆蓋、推改革、惠民生的總體思路,迪慶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進改革,全州醫療保障工作穩中有進、推進順利。尤其是緊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今年1月1日起全面啟動政策落地實施工作,落實農村低收入人口資助參保政策,待遇報銷比例穩定在80%左右。確保脫貧人口等幫扶對象應保盡保,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多年來,迪慶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大力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提高醫保管理服務水平,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率。實行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妥善解決了談判藥品供應保障和門診、藥店待遇保障問題,更好地滿足廣大參保患者合理的用藥需求。落實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特殊病、慢性病病種管理服務政策,統一保障病種服務、統一報銷范圍、統一經辦服務,優化門診特殊病、慢性病備案管理制度,確定迪慶州人民醫院、迪慶州藏醫院及各縣(市)人民醫院為州內、異地門診慢特病病種直接備案的試點醫院,進一步方便參保患者就近、就便進行門診慢特病病種備案登記。 社會保障暖民心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安,是安全網,是穩定器。迪慶州人社系統以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為目標,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全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十年來,迪慶州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截至目前,已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入軌運行。各項社會保險參保總人數達34.16萬人,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基金累計結余9.05億元,與2012年末相比增長151%。全州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達5.48萬人,與2012年末相比增長117%;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由2012年的1677.52元提高到3309.84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由每月60元提高到113元;失業保險金月平均標準最高由540元提高到1350元。 為了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迪慶州推動關聯事項“打包辦”,原本需要跨多個科室才能辦成的事項,現在能夠“一站式”辦理。同時,推動高頻事項“提速辦”,群眾辦理最多的44個高頻事項實現“掌上辦理”。比如,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跨省轉移原來要45個工作日,現在只需要15個工作日。迪慶州從申請、受理、審核等環節入手,精簡申報材料、簡化辦理環節、壓縮辦結時限,推動所有事項“簡便辦”。推動窗口人員“都會辦”,編制服務清單和辦事指南,打造標準統一的人社公共服務體系,大力加強行風建設,全面提升一線經辦人員的服務水平。 “人社部門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學深悟透,抓好貫徹落實。要深入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主動擔當作為,樹立務實為民的良好形象,奮力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近日,迪慶州委書記王以志率隊到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調研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時,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全面排查,依法妥善處理行業領域存在侵犯群眾合法權益的問題,強化依法履職,加強宣傳引導,增強務工人員的法律意識,教育引導務工人員增強法律意識,依法訴求,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到2025年,迪慶州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20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農民工參加職業培訓3萬人次以上,扶持創業1500人。通過就業促進廣大居民增收,為實現迪慶州各民族共同富裕夯實基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3600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15000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萬人。建立工傷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的工傷保險體系,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2000人。 深入推進綠美迪慶建設 11月19日上午,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昌年會上,生態環境部為第六批106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實踐創新基地授牌,其中,迪慶州榜上有名。黨的十八大以來,迪慶州委、州政府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科學謀劃、系統部署、強力推進,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全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迪慶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全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94.3%,全省空氣質量滿意度96.9%,全州境內5個國控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迪慶州建立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相繼出臺《迪慶州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迪慶州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等措施。2020年12月,成立了由州委書記和州長任雙組長的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協同作戰、環保統一監管、企業積極治理、媒體大力支持、群眾熱情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格局。 迪慶州以生態文明示范州創建為引領,深入推進以高原生態森林城市為載體的“綠美迪慶”建設。抓好林草資源保護管理,落實林長制,有序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濕地保護,加快推進河湖堤岸綠化、城鎮綠化、村莊綠化、園林綠化、荒山綠化等工作,做到見地增綠、見縫補綠,讓綠色成為迪慶發展的底色。全面推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全州森林覆蓋率從2012年的73.95%提升到77.63%,高于全省62.5%的平均水平。 迪慶各級各部門抓住“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實施的有利時機,深入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分階段、分重點、分區域持續開展環境執法行動,形成了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充分適用《環境保護法》及“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移交”四個配套辦法,增加對污染源的現場監察頻次,對違法生產、違法排污、涉危涉重及屢查屢犯等違法行為嚴格按照法定程序、條件、種類、幅度嚴厲打擊,限制生產和停產整治,督促企業有效完成污染治理任務,確保違法必究,“有禁不止”“罰后不改”等痼疾得到扭轉。下一步,迪慶州將用實際行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堅決守護好迪慶的綠水青山、藍天白云、良田沃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