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拉茸追瑪) 近年來,香格里拉市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充分利用好5年過渡期、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相關政策,以做特“綠色食品牌”為抓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以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為著力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進一步落實政策、細化措施、加大力度,加快農民增收步伐。 聚焦主導產業,產業基地規?;跻姵尚?。香格里拉市發展高原特色產業,中藥材、特色畜禽、高原雜糧、蔬菜、木本油料、養蜂、煙葉七大優勢特色產業勢頭良好,已形成區域明顯、優勢突出的農業生產格局,并成為農民增收重要渠道,實現種植業產值2.88億元。該市按照“一強多精”產業發展思路和“壩區煙菜,半山藥果,高原畜牧”的空間布局,以強化基礎建設、加快產品流通、提高生產技術、提升經營效益為目的,把產業幫扶作為幫助貧困群眾建立造血機制、穩定增收長效機制的關鍵措施,并通過“政府+示范園+扶貧車間+貧困戶”模式,以車間孵化帶動、托管代種代養等方式,引導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建立政府引導、企業擔當、銀行支持、農戶參與的多元聯動長效發展機制。 撬動產業幫扶引擎,提升產業扶貧質量。香格里拉市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基層、打基礎的重要抓手,以“黨總支+”多種模式運行,通過資金變資產,資產變收益的發展模式壯大該市村集體經濟,截至目前,該市投入村集體經濟10900萬元,實現全市65個行政村(社區)100萬元至220萬元不等村集體經濟資金全覆蓋,每個村收益均達到5萬元以上。通過實施“一園”工程,香格里拉市建設完成以牦牛(肉牛)、中藥材等產業為主的產業園34個。通過園區創建,促使全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培育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5家。2021年,該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66877萬元,帶動農戶5245戶。 村集體經濟機制不斷健全,品牌培育效益更加明顯。通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香格里拉市成立了村集體經濟組織758個。以實施改革為基礎,發展多種模式股份合作,搭建起既富百姓又強集體的載體,實現由建設村莊向經營村莊轉變。截至2021年,該市村集體經濟收益達1345.8258萬元。65個行政村中,村集體經濟收益5萬元以上的有58個,有“三品一標”認證產品72個,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認證22個。 實施各類工程,提升產業扶貧質量。香格里拉市實施“一園”“十家”等工程,促使該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該市培育了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5家,農業合作組織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371個。2022年,全市通過土地流轉、務工、訂單收購等方式實現產業組織全覆蓋,實現“三類”人員309戶中有產業發展條件并有意愿發展產業的228戶“雙綁”全覆蓋;實現脫貧戶4636戶中有產業發展條件并有意愿發展產業的3803戶“雙綁”全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