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楊勇) 1月14日是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代表提出議案截止時間,截至當日,迪慶州代表團共提交建議27件,主要涉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醫療、教育、民族文化等方面內容。 代表們認為,交通基礎設施滯后是制約迪慶發展的主要因素,希望省級層面加大對迪慶交通事業的支持力度,主要包括幾條高等級公路的建設:一是香格里拉至葉枝高速公路項目。作為G0613西麗高速公路藏滇界至香格里拉段項目的一部分,路線總長86公里,由香格里拉縣城經德欽縣拖頂鄉、霞若鄉至維西縣葉枝鎮,估算總投資197億元。二是維西至葉枝高速公路項目。該項目已列入《云南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路線全長87.7公里,全線位于維西縣境內,概算總投資為211.23億元。三是G214線隔界河(滇藏界)至德欽縣城段公路項目。該項目全長99.63公里,概算總投資為59.458億元。四是白濟汛至杉陽高速公路項目。起于維西縣白濟汛鄉,經維登鄉等地后進入怒江州境內,最終可接G56杭瑞高速公路。項目全長約130公里,其中,迪慶州境內約45公里,概算總投資約286億元。五是劍川(馬登)至維西高速公路項目。該項目起于大理州劍川縣馬登鎮,與劍川至蘭坪高速公路相接,至永春鄉接維西至葉枝高速公路。路線全長88.2公里,其中,維西縣境內20.57公里,概算總造價為165.85億元。六是香格里拉市旅游軌道交通項目,計劃以香格里拉城區為核心,連接普達措國家公園、納帕海自然保護區、陽塘措景區及小中甸花海等景區為目的,并銜接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既引導城市東西、南北軸向發展,又覆蓋了中心城區境內主要景點,構架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廊道。 生態環保方面,代表們建議加大納帕海流域綜合保護治理,圍繞水質改善、水環境改善、水生態改善三位一體核心,努力推動由“一湖治理”向“流域治理”轉變,由“人進湖退”到“人退湖進”轉變。從流域污染源頭治理、生態保護及修復、管理能力提升、旅游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推進實施香格里拉市納帕海流域綜合保護治理工作,以革命性措施推動納帕海高水平保護和流域高質量發展。加大對維西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支持力度,通過對維西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投入力度,幫助當地更好推進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污染防治、生態護林員選聘等重點工作。結合維西生態保護實際,推進永春河流域生態廊道建設、金沙江瀾滄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滇金絲猴棲息地生態保護、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等重點生態治理項目。 民生方面,代表圍繞基層醫療和教育事業發展,建議,為緩解鄉鎮居民“看病難”問題,可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編外人員的薪酬、培訓、晉升空間,更好地解決編制內人員不足問題。加強專家“組團式”幫扶力度,提升迪慶基層醫療衛生水平。適當提高對迪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均公用經費支持力度,即小學生每生每年提高到8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提高到1000元,以更好解決學校設施維護等問題。支持維西民族中學項目,爭取列入“十四五”中期調整重點支持項目,解決當地高中學位嚴重不足,群眾子女無法就近入學問題。 民族文化方面,代表建議,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完善共建保護機制,加大對我省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雙語教育資金投入力度,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文旅融合發展。讓少數民族地區青少年不僅能運用普通話,也能掌握運用好本民族語言文字,更好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傳承好優秀民族文化。支持迪慶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以香格里拉市金江鎮、上江鄉為起點,建設金江鎮、上江鄉、五境鄉、小中甸鎮、建塘鎮、尼西鄉、格咱鄉等徒步線路及相關旅游基礎設施,打造一條以紅色文化體驗、生態觀光、徒步露營為內容的紅色徒步線路,用好紅色資源,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