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江鄉福庫村 有這樣一位致富帶頭人 他 敢于攻堅 勇于克難 帶領群眾發展優勢產業 勇做鄉村振興路上的 產業致富帶頭人 他就是香格里拉市 最美鄉村振興帶頭人 韓云松 韓云松是土生土長的上江鄉福庫村人,2007年從麗江職高畢業后,一心想創業的他,一直在外面打拼,積累了一定的經商經驗和人脈關系。2015年,懷著對家鄉的滿腔熱愛,他毅然放下自身事業,決心回到家鄉創業,帶領家鄉人民一起發家致富。 思路決定出路,面對福庫村產業發展滯后的瓶頸,韓云松結合全村的地理氣候優勢和區域優勢,并經過外出考察,逐漸確立了種養殖相結合的養牛發展思路,決定把養殖業打造成全村致富增收的“拳頭”產業。于是開始了他艱難的創業致富之路,而村里的人們都不太看好養牛產業,都覺得規模養牛成本高、成活率低、周期長,經濟效益差。但韓云松始終堅信只要走好科技種養殖相結合之路,一定能闖出一條路子。他先后從外地引進了30多頭西門達爾,在創業和致富的道路上,他系統地學習并掌握了養牛技術、飼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防疫等實用技術,并多方籌集資金建設了標準化的養殖產,年出欄牛50多頭,為了帶動更多的群眾走上致富路,韓云松嚴格按照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在自己養殖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他看到其他養牛戶因為觀念落后、設施條件不好、市場信息不靈、盲目跟風飼養等導致養牛效益不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主動聘請養殖專業人員,幫助村民解決技術難題,還專門去外地學習先進的養殖經驗,以此來提高全村養殖戶的水平,他成立了“香格里拉市牛村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的運作模式,帶動全村32戶群眾走上了養牛致富的路子。 為了走好種養殖相結合,實現循環經濟雙贏,韓云松帶領合作社確立了“種養結合”循環經濟的方向,采取流轉土地種植玉米喂養肉牛,牛糞入地為土地增肥的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價值鏈,降低了種植養殖成本,提高了品質,形成了農業產業化的良性循環。 在上江鄉黨委政府的扶持下,福庫村建設了福庫村青儲飼料加工廠,并以“黨總支+合作社+農戶”深度融合模式運作的示范點,以村集體經濟固定資產的形式投入到致富帶頭人韓云松的香格里拉市牛村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帶動300戶農戶種植青儲飼料,總計種植3000余畝,每畝產量達3噸。“在合作社的帶動下,我家種植青貯飼料80余畝,年純收入達10多萬元,韓云松為我們拓寬了一條致富增收的路子。”上江鄉仕旺村種植戶李衛祥喜笑顏開地說。 在談及未來的發展時,韓云松信心滿滿地說:“合作社將繼續本著互惠互利,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原則,不斷緊跟市場需要,創新經營模式,帶領更多農戶脫貧致富,同時,黨總支堅持將‘黨總支+合作社+農戶'深度融合模式運作運用到其他的產業發展,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實現村集體經濟全覆蓋,帶領更多農戶脫貧致富,共同助力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