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格里拉市金江鎮新文村保太村民小組,有一個人見人夸的致富帶頭人,他埋頭苦干,精心鉆研養殖技術,通過發展肉兔養殖,成功走出了一條致富路,他就是肉兔養殖專業戶楊光照。 今年40歲的楊光照和妻子是新文村的農民。過去,他們靠種植傳統農作物和打零工為生,家境一直不太景氣,不甘于落后的夫妻倆決定通過創業實現人生夢想,通過多方實地考察走訪,他們發現養殖肉兔是一項周期短,市場“錢”景好的致富路子——一只成品肉兔從出生到銷售只需要60天左右,市場價格每只在60至70元之間。夫妻倆決定闖一闖,他們通過多方籌集資金加上多年的積蓄,利用自己家的承包地蓋了廠房和兔舍,并從外地引進了30多只伊拉兔種兔,開啟艱辛的創業路。 萬事開頭難,令楊光照夫婦沒想到的是養殖肉兔并不像他們想象的那樣容易。由于當時肉兔養殖這一產業在香格里拉市乃至全州都比較少,創業初期,無論是從技術層面還是銷路,都沒有可以借鑒的地方,他們只能邊學習、邊實踐,“摸著石頭過河”。“那時候,我們養殖的肉兔時不時會出現生病、死亡等現象,很長一段時間都處于虧損狀態,我也無數次產生過放棄的念頭,但做什么不難呢?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楊光照的一席話道出了創業的艱辛。 經歷過挫折后,夫妻倆開始通過看書、上網等方式,認真了解兔子的習性,系統學習兔子的養殖技術等理論知識,全面掌握防疫等相關知識,并跑到外省大型養殖場蹲點學習“取經”。 經過長時間的摸索,他們掌握了一定的養殖技術,肉兔從原有的幾十只發展到幾百只,再到上千只,肉兔養殖規模越來越大。2016年,夫婦倆注冊成立了香格里拉市保太養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以邊養殖邊建設的模式,搭建起了標準化的養殖場房,秉持“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重合同、守信用、用戶至上”的經營理念,以“嚴、細、實、快”的工作作風,走出了一條“公司+基地+農戶+市場”的產業化發展之路。 “目前,公司養殖場每年可出欄商品兔2萬多只,年銷售額突破80萬元,帶動州內外20戶農戶參與到肉兔養殖中,肉兔產品遠銷到四川、重慶、貴州等地,我們的成品兔供不應求 ,很受市場青睞。”楊光照說。 楊光照夫婦通過幾年的艱辛創業,每年的收入節節攀升。在自己致富的同時,他們想得最多的是帶領父老鄉親共同致富。今年以來,公司在新文村發動周邊更多農戶加入到肉兔養殖中,公司將按照“公司+基地+農戶+市場”的模式,使肉兔養殖成為造福一方的“訂單農業” ,讓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紅利。 說起養殖規劃,楊光照信心滿滿地說:“在未來3到5年的時間,公司計劃將肉兔養殖規模擴大至年產5萬只以上,并將公司打造成集種兔培育、商品兔繁殖于一體的養殖基地。” |